携笔同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www.xiebitongdao.com2021工作总结及20222工作计划(20篇)2021年信访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安龙县应急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
携笔同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www.xiebitongdao.com
2021工作总结及20222工作计划(20篇)
2021年以来,区委信访局以抓好建党100周年信访稳定工作为主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信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各镇(街办)、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提升信访服务质量,着力化解信访矛盾纠纷,总体维稳形势平稳可控,没有发生大规模聚集、涉访个人极端行为以及因信访问题引发的负面炒作等。同时将深入开展信访矛盾化解,以打好打赢“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为重心,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责任落实,依法及时做好“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畅通“信、访、网、电”各大信访渠道
2021年1-10月,区委信访局接待群众来访274批654人次,处理网上信访257件,办理“12345”及“省长手机”问题6217件。
(二)圆满完成全国“两会”、 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信访维稳任务
(三)深入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
区委信访局、区信访联席办紧扣专项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对上级交办的重复信访事项清单,逐一明确县级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化解稳控措施、化解时限等。中联办第一批排查交办我区的信访积案29件,目前已全部报结。
(四)夯实信访基础,做好源头预防
1.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化解制度。区委信访局每个工作日安排县级领导接访,重要敏感时期只安排区委、区政府领导接访,领导接访到岗率达100%。遇疑难重点信访问题,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案制度,推动信访问题化解。
2.重视初信初访,规范办理网上信访。区委信访局不断加大初信初访办理力度,对新增信访事项做到了应录尽录。网上信访及时转交办相关责任单位,信访部门及时受理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五)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区委信访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及时转交办各类投诉、咨询,推动解决群众满意的老旧小区改造、噪音扰民、下水道堵塞、垃圾清运、窨井盖松动等问题1600余件。压紧压实信访维稳责任,推动化解了田申米业案受损粮农、老上访户刘小刚、童家镇董冬梅等涉及人员较多、时间跨度较长的疑难复杂信访事项。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部分重点领域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房地产领域。二是金融领域。
3.部分重点问题较为棘手。
4.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存在瓶颈。
5.信访宣传培训方面有所欠缺。由于客观原因,区委信访局今年未能组织面向广大群众的信访宣传活动。而原计划启动的信访培训也因各方面条件不成熟被搁浅。
三、2022年工作计划
1、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做好初信初访工作。抓好初信、初访的立案率和解决率,在慎重处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快的解决初信初访问题,加强源头治理,切实把信访突出问题解决在基层。
2、加大化解力度,推进专项工作任务完成。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力度,按照问题解决到位、困难救助到位、政策宣传到位、思想疏导到位的原则,把推进化解信访积案、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抓好稳定工作的关键。根据上级信访部门安排,将专项行动交办的剩余积案及时按规定要求报结,对倒流的个别信访问题进行再推动、再处理。
3、健全信访规章制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尽力减少新的重复信访积案产生。一是彻底排查信访老户,认真研究治理方案,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对那些反复、越级、集体信访,以及扬言闹事的信访户,落实责任,限期查明上访原因,弄清是非,妥善处理;二是本着认真解决问题,严格执行法律和政策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多种措施,妥善处理信访老户问题。对要求过高或无理纠缠的,做好疏导教育工作。进一步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5、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补齐信访宣传短板。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自觉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群众来信来访、网上信访、电话信访服务质量,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加大宣传力度,补齐信访宣传工作短板,总结今年信访工作的成功经验,精心撰写宣传稿件,及时在省主流媒体刊发,为月湖区信访工作增光添彩。
6、做精做细做实,打造信访“人民满意窗口”。强化党建引领,以阵地建设和工作规范为抓手,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深入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推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争取蝉联全省“三无”县(市、区)荣誉,争创2021年度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
今年以来,县应急局切实扛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政治责任,抓实抓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今年1-10月,全县发生统计内生产安全事故(交通运输)1起,死亡1人,事故死亡起数和人数均同比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服务大局,全力推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
(一)安全生产工作
1.非煤矿山工作。对全县范围内的矿山(含关闭矿、停产矿、技改矿、基建矿、生产矿、尾矿库等)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共派出检查组115组次,检查企业85家次,查出一般隐患145条,已整改140条,完成复产复工验收15家,查处违法企业9家,立案调查9家,处罚金额23.7万元。2.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领域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危险化学品经营点安全检查46家次,检查安全隐患138条,责令整改138条,已整改138条,整改率100%。检查烟花爆竹行业共计165家次,其中查烟花爆竹批发企业10家次,烟花爆竹零售户155家次,检查安全隐患126条,整改126条,整改率100%,查处非法经营烟花爆竹1家,超量存蓄经营烟花爆竹4家,立案5起,罚款4万元,没收烟花爆竹53余件,并对2家批发公司负责人开展约谈,并要求在以后的供货严格严重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证规定进行供货,从源头上防止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产生;查出违法行为加油站2家,立案调查2家,处罚3.6万元。
3.冶金工贸工作。深入开展涉粉涉爆、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专项安全检查,检查企业67家(次),查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87条,完成整改87条。
(三)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度地方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责任制的通知》(安汛旱发〔2020〕2号),对全县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落实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制定了《2021年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县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防汛安全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组建2个督促检查组对全县防汛抗旱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截止目前,共排查出防汛安全隐患74条,完成整改72条,正在整改2条。
(四)救灾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冬春救灾。2020-2021年度冬春期间,我局已向各乡镇(街道)下拨冬春救助资金共计273.6050万元,下拨自然灾害救助资金50万元。二是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紧紧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通过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现场接受咨询解惑、微信公众号推广等方式开展了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活动,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解答600余人次。三是全力做好物资采购及储备工作。截止目前,县应急局共采购和储备物资帐篷185顶、雨衣600件、雨鞋630双、手电筒97支、棉被1000床、棉衣354件、折叠床500张、担架200张、救生衣300件、救灾粮:86.207吨。已发放28.65吨。疫情期间发放救灾帐篷389顶。
“安全生产月”活动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组织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在县城桂花广场开展了“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咨询日活动,制作标语12幅,展板8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
(七)综合监管督查工作
今年以来,共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及季度综合督查工作3次,按照企业自查、部门检查、政府督查的要求,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全县11个镇(街道)、18个县直重点部门和本辖区本部门11个重点企业或隶属单位开展综合督查检查。截止第三季度,督查共发现共性问题16条,下发督查通报3次。
三、突出主责,大力抓实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局党委把党风廉政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成立局党风廉政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明确了具体的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党风廉政工作方案,修订完善了《安龙县应急管理局“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则》,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形成局党委委员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格局,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强化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我局通过开展党史学习、“纪律教育一刻钟”、应急管理干部网络课堂等活动,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和防腐拒变意识。今年来,我局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次,开展纪律教育“一刻钟”学习9次,参与人数169人次;开展党风廉政提醒约谈2次,提醒约谈38人次;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25份;局党委学习研究党风廉政工作2次,组织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3次,执行工作纪律暗查1次。
(二)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支部书记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带头抓实意识形态各项工作。二是强化学习,坚定信念。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的开展,制定学习计划,研究讨论支部各项工作。三是把握导向,管控舆论。充分利用党建实体阵地和网络阵地,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主流舆论,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
四、2022年工作打算
(一)目标任务。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持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科学编制和完善全县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完善安全生产领域整体布局,全面高效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应急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保持应急备战状态,认真落实应急值班值守,不断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成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二)重点工作。2022年我局将认真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工作,抓实抓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完善安全生产领域整体布局,全面提升应急队伍素质,时刻保持应急备战状态,持续深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以安全生产三年集中整治工作为抓手,以实现“零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具体措施。通过认真抓好节后复产复工验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执法计划、继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双重预防机制标准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处置和应急演练、做好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工作等工作措施,切实做好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为我县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安全环境。
按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和第二次会议精神和《中共雅安市雨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雨法委办〔2021〕4号)要求,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文件内容,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通过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并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认真组织党、政班子成员深入、系统、全面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二是通过法治培训,强化镇、村干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三是强化实践,要求领导干部在做决策、办实事过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2021年,我镇共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研讨会1次,法治培训包含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镇、村干部受教育人数100余人。
二、强化党委领导统筹和表率示范
我镇党委认真落实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全面依法治区摆在突出位置,抓好制度设计和工作部署。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制度,完善落实党委中心组及政府常务会集中学法制度。镇领导班子利用会前学法学习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
三、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快速推进“政务一体化平台”及“天府能办”使用与维护,有效承接好区级部门依法下放或委托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持续整治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事项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二是加强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2021年,我镇重大决策前咨询律师两件次。三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执法人员法治培训,强化专业知识与水平,探索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体系,2021年度,我镇拟新增3名执法人员培训。
四、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是加强普法宣传,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2021年,我镇开展各项普法宣传活动专项活动10余次,受教育1000余人次,法治队伍日常普法受教育2000余人次,办理信访事项、处理矛盾纠纷以案释法40余次,受教育100余人。二是夯实城乡基层治理基础,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发挥统一战线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引领联系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的作用。三是加强社会安全体系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重点加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四是加强矛盾纠纷预防、调处与化解。贯彻学习和落实《四川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保障,强化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2021年,我镇共调处矛盾纠纷72起,成功率97.2%。五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我镇建设一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7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治水平不足,由于乡镇工作全面且繁杂,我镇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法治学习时间不足,法治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不足,党委、政府决策邀请法律顾问参与较少,未能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六、2022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加强镇、村干部的法治学习,提升法治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创新宣传方式,精选宣传内容。三是进一步加强与法律顾问的沟通,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樟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1613”工作思路,着力实现一个提升,推动6项重点工作,促进一个转变,力争实现3个突破。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成效、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是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共举办晚会32场次,开展“流动课堂”宣讲25场次,同时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开展宣传报道,制作宣传横幅标语65余条,展板8块,更换64条灯杆陈旧内容党史宣传256面,上稿金秀融媒22篇,学习强国2篇,受众2600余人次,为民办实事16件。二是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统筹抓好各领域党建工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规范党的组织生活,指导督促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围绕抓好基层党建各项重点任务,继续落实“十个一”工作机制,在全乡推进党支部建设规范化活动,开展党建专项检查3次,选派2名骨干力量到县委组织部开展排查整顿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工作,大樟乡2012年11月以来,共发展党员75名,进一步规范大樟乡发展党员程序,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组织各村监督委员会成员及乡级各部门骨干力量组成3个专项检查组到各村对集体经济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检查,并召开专题推进会进行专项整改部署,使得集体经济项目健康良性发展。深入推进村级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星级化”管理,加强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和“微权力”清单管理。强化村级运行经费保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3个未达300平方米的村委落实新活动场所建设,年底按要求完成建设。申报自治区三星级党组织1个,四星级党组织1个,五星级党组织1个,2021年我乡1人荣获“来宾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大樟村党委荣获“来宾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三人同志荣获“金秀瑶族自治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人荣获“金秀瑶族自治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花炉村党总支部获“金秀瑶族自治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三是把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42场次,积极开展文艺演出宣传工作,举办了脱贫攻坚、乡村风貌提升、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征兵、防汛等多主题文艺晚会及活动等90多场次。截止目前,全乡累计向市级以上媒体投稿12篇,获市级以上媒体采用12篇。四是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主体责任“十必谈”,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追踪溯源同级监督办法。截至目前,开展提醒谈话45人次,组织召开书记专题会11次,研究重大事项33项。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一线监督作用,强化民政救助资金监督检查,实现在享低保户全面排查,累计发现疑似问题32个,督促整改9个。针对上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纪委监督任务,每月布置一项重点监督工作给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监督,发现问题的及时发出抄告单,督促整改,不断提高监督质效。坚持廉政教育与执纪问责两手抓、两手硬。召开集体廉政谈话会3次,核查信访件2件,了结2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今年以来共立案审查1件,给予1人党内警告处分。五是认真开展中央第二巡视组巡视广西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主动认领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指出的3大类9个方面问题,细化分解为16个具体问题36项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及时开展整改工作。目前各项整改工作有序进行,坚决做到按时按质完成整改。
(二)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任务
1.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持续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进一步细化民政、教育、医保等方面的普惠性政策,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保兜底,做到应保尽保,2021年以来,我乡无辍学现象,新增农村低保26户58人。二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制定《防贫监测帮扶实施方案》,全乡脱贫户1175户4456人,“两类户”共69户204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41户129人(已解除风险6户21人,未解除风险35户108人),边缘易致贫户28户75人(已解除风险18户48人,未解除风险10户27人),目前,69户“两类户”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30户,纳入社会兜底低保的44户132人(已解除风险12户35人、未解除风险32户97人);大力夯实基础信息工作,今年以来开展了3次信息核查和APP规范填写整改,确保与脱贫户实际一致。认真组织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工作,对发现的APP与国服系统信息不致的问题已全部进行修正。三是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广西问题整改工作共认领了2个方面10个具体问题,制定了22条整改措施,坚持把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四是积极争取东西协作对口帮扶,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结对帮扶我乡及我乡互助村,争取粤桂协作资金228万元新建互助村集体经济大樟酸厂,目前已动工建设。五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通过发展特色种养项目、入股光伏发电项目、入股专业合作社、购置门面出租等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三古村茶厂项目完成建设后,有效带动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每年可为茶农户均增收1万元,用工时优先安排脱贫户和边缘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促进减贫带贫,受益群众达213户727人。截止10月,全乡8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互助村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
2.积极谋划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是抓好村屯的环境整治工作,完成基本整治型48个村庄“三清三拆”和风貌提升工作,巩固完善提升75个村屯风貌提升工作。完成梧柳高速路沿线太山屯、河岔屯、高椅屯等3个村屯整屯94栋房屋特色风貌改造提升任务。二是持续深入开展“三清三拆”工作。上半年对49个村屯进行全域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宣传动员,截至目前,共清理村屯垃圾92吨,清理乱堆乱放98处,清理沟渠池塘63处,拆除乱搭乱盖32处,拆除农村危旧房28栋。村屯面貌焕然一新。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和乡贤、能人的带动作用,按照规划引领、分类实施、示范带动、资源整合等原则,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产业、文化等建设。三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乡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1000亩、油茶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中草药6700余亩、茶叶2300多亩。截止目前,“3+1”特色产业已覆盖脱贫户100%以上,三古茶园打造升级为县级产业示范园,完成创建一个2000亩的中药材种植乡级示范园,打造3个村级示范点,继续提升云岭油茶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林长制,切实加强对辖区内28条河流的管控。加大造林力度,2021年共完成人工新造林1200亩,加大对水源林和公益林的保护力度,加强对乡垃圾处理中心管理,杜绝焚烧垃圾,坚决严厉打击各种贩卖国家珍稀野生动植物,盗伐、滥采林木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今年以来,全乡共立林木刑事案件12起,破案10起;取保候审11人,刑事拘留2人,移送起诉13人。
4.狠抓工业和项目建设。今年来,我乡共计实施29个项目,基础设施项目22个涉及7个村,水毁项目6个涉及3个村,产业类项目1个涉及1个村。
5.完善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区供水系统改造、道路硬化、占道经营治理等工作。完成了大樟电站并网工作,保证了人民生产生活正常供电。加大对城镇的综合整治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完成了乡级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的主体建设。
6.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进建设“平安、和谐、稳定”大樟乡,在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进一步落实好民生保障工作,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2021年以来,大樟派出所共立案13起,破案10起,破案率全县第一,刑事拘留7人,逮捕5人,取保候审5人,移送审查起诉9人;受理治安案件20起,查处17起(其中调解3起),行政拘留18人,罚款12人,行政警告1人,社区戒毒1人,强制隔离戒毒1人,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2021年一季度,全乡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市排名第1位。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和疫苗接种宣传力度,不断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强化责任落实,提升群众疫情防范意识,截至目前,在大樟乡卫生院接种第一针疫苗达5331人,接种第二针达5339人,第三针301人。
(三)力争实现“3个突破”,切实增强大樟持续发展后劲
一是力争工业有新突破。切实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全力协助瑶山森林水厂扩建相关项目建设工作,力促瑶山森林水厂实现上规,实现大樟规模以上企业零突破。二是力争实现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有新突破。推进特色旅游产业积极融入“百里瑶寨”规划,加大对黄田景区、三古茶园、互助“甘王”民俗、双化云岭油茶基地等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包装招商力度,全力推进生态乡村民宿旅游发展。三是力争特色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退果还田”、“退耕还林”工作,全力完成粮食种植任务;大力推广“大樟酸”和“东温茶”等特色农业品牌,积极创建中草药种植示范园和村级示范点。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多方式建设、打造加工和销售平台,增强我乡农副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争取农业产业化取得新的突破。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和学习教育常态化;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同时,充分发挥党支部及其党员在资源整合、群众动员、示范带动等职能和优势,抓牢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
(二)继续倾力开展防返贫工作。继续巩固扶贫工作成效,全力抓好县交叉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重点抓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工作队管理及贫困户感恩教育等重点工作,力争顺利通过自治区交叉考核。
(三)积极谋划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是加强政策学习。通过学习,理解政策、依靠政策、有效利用政策,咬住工作重点。二是积极谋划和申报明年项目、协调资金,继续重点抓好产业扶持工作,进一步强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美化乡村人居环境,为群众谋更多实惠。
(四)项目建设和狠抓工业,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防洪堤建设和土地复垦项目整改,认真抓好已实施的一批产业道路建设项目建设。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为项目推进打好坚实基础,协调上级部门增加大樟乡的用地指标,实现项目有地可用,促进各方面的项目得以有效实施,较好的推进大樟乡红色教育基地项目规划审批。努力实现剩余32个屯级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争取启动实施农贸市场的扩容改建。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大力推进小城镇骨架路网及配套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计划,使城乡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五)着力加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百里瑶寨风情画廊”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提升工程。重点打造古懂茶旅小镇和黄田生态旅游区。
今年以来,贵城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实施四大战略、突出四大振兴”部署要求,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力量,奋力拼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1-9月,完成财税入库5.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41.74亿元,同比增长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57元,增长12.1%;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推动工业振兴,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向好。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商贸振兴”,推动贵钢集团、广西农垦西江乳业有限公司、贵港市兴荷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荣强木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创新驱动发展。1-9月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9%;新增入库规模以上企业51家。推动贸易业加快发展,全街道25家批发业完成销售额130.44亿元,同比增长4.5%,46家零售业完成销售额25.55亿元,同比增长0.4%,12家住宿业完成营业额0.85亿元,同比增长21.3%,26家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10亿万元,同比增长23.4%。吾悦广场、客世界商业文化广场等一批新的商住商业网点实现开业。
(二)推动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潜力。1-9月,我街道新建项目26个,总投资额64.15亿元,已完成投资14.78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的贵港市棚户区改造(三期)白凹窝安置区、投资9.7亿元的盛世铂悦府、投资4.50亿元的北大新世纪附属贵港博雅公学、投资2.6亿元的1x100MW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项目工程等项目已开工建设。续建项目101个,总投资额451.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3.64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堤路园棚户区改造项目(二)A标段、贵港市东湖小学、贵港市新华路(白凹窝)小学、120万吨/年球团技术改造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动向,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城乡风貌改造等符合国家政策且效益好、质量高的新项目储备工作,今年1-10月提交入库材料项目35个,其中入库成功29个、总投68.43亿元,审核中6个、总投37.53亿元。
(三)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社会民生发展水平。积极开展“万名干部回故乡,带领群众建家乡”活动,累计258名贵城籍党员干部回故乡带头开展城乡风貌提升、文化振兴、城市治理、助民惠企业等帮带帮扶活动。截至目前,累计返乡报到739人次,深入社区、企业示范带动群众参与活动35次,举办农民工技能培训2次,街道、社区召开座谈会28次;成立志愿服务队18个,开展宣讲活动22次,清理垃圾4839吨,整治“三微”现象8处600平方米。帮助群众办实事133件,为11家企业申请稳岗留工补贴407万元,惠及企业员工5088人,为贵钢、群星电缆、广西桂升电力等36家企业招工846人。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开展常态化防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四)推进交通振兴,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城市交通运输项目建设土地征收力度,全力保障项目用地。在统筹推进贵城片区69个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建设东路扩建、布山大道、城东大道及接线等7个项目建设。目前,贵城片区负责城北片区的7个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含“断头路”项目2个),累计完成土地征收703.32亩,房屋征收11.83万平方米,坟山迁移150座。
(五)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统筹推进贵城片区69个征收项目,截至2021年9月1日,累计完成土地征收3635.12亩,房屋征收94.94万平方米,迁移坟山1360座,其中2021年完成房屋征收任务30735.37平方米,土地征收105.7828亩。联合区双违办依法拆除“双违”317宗355间,拆除违法用地面积7786平方米,违法建筑面积41678平方米。深入开展城市环境整治活动,全面实行“街长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整治工作。今年6月,我街道获评市级“2018-2020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今年以来,累计出动9864人次、车辆1734台次,清理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5798.60吨,清除“牛皮癣”87947条,整治乱摆乱卖、占道经营1900多处,拆除乱搭乱建6712平方米。扎实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4件,办结群众投诉环保问题43起,清理整治水面漂浮物和岸边垃圾16起,关停搬离墙体材料企业1家;修复破损路面2处;清理马草江河道淤泥约1500立方米;清理河湖水岸线垃圾淤泥共计1550吨;关停砂石厂7家;关停无资质混凝土搅拌站1家;关停腻子粉厂4家;拆除泸湾江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企业2家。
(六)强化民生政策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8周岁以上完成新冠疫苗接种242745人,接种率达93.4%,12-17周岁完成新冠疫苗接种25698人,接种率达100%。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2021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875人,完成率70.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31562人,参保率100.5%。累计救助低保17412户次,42589人次,发放低保金共1660.0483万元,按照城乡标识及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已于今年6月将全部农村低保转为城市低保,目前我街道无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救助特困供养1032人次,发放特困金共91.9641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84.536万元,惠及残疾人1852人;发放临时救助金53人次,发放金额11.446万元。办理广西户籍农民工创业补贴453人次;就业援助33人;发布企业招聘信息4785条。办理5批次共303户的公共租赁住房业务。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08件,调结107件,结案率99%。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467人次、办结71件,办结率100%。接到网上信访平台转来的信访件37件,已办结36件,1件正在办理中。辖区内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城市党建亮点纷呈。一是选好“领头雁”,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18个社区全面实现“一肩挑”,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城市党建发展根基。荷城社区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凤凰社区党委荣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二是打造“新平台”,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贵城街道创新打造贵港市首个党员政治生活馆、首个商圈红色驿站,开辟党建引领、共享共治的党建新路径,人民日报、新华网、广西新闻频道、贵港日报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贵城的创新做法,并突破100万人次浏览量。三是以“先锋集结号”、“红色一家”、“先锋物业”、“党建引领全周期基层治理体系”等党建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破除城市社区治理难题。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四大振兴”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奋勇向前,为港北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兴产业城、宜居宜商宜学宜游秀美中心城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目标贡献贵城力量。
(一)深入实施“城市党建特色工程”。一是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增效”,筑牢基层“堡垒”,持续对标对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8个方面要求找差距、补短板、抓整改,全面提升各级党组织建设质量,精简基层事务负担,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使基层党组织有时间有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工作;二是持续破解城市小区治理难题,在所有城市小区重点实施“邻里党建”工程,完善小区治理的组织架构、队伍建设、议事机制、服务形式、共治共建等具体做法,建立起党组织引领下的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城市小区治理共同体,争取明年打造示范小区不少于2个。三是深化党建品牌创建,激发“两新”组织活力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开展“两新”组织品牌创建活动,不断强化“两新”组织作用发挥,成为助力跨越发展的“助推器”,促进企业和谐的“粘合剂”。打造商圈党建工作品牌,在万达广场打造城市商圈党员政治生活馆,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满足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效果导向、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形成有影响力的“两新”商圈党建品牌;打造“红色双创”孵化基地,紧靠风景秀丽的东湖公园,老街新城教会,人流密集,人文底蕴深厚,基地紧密围绕“服务企业,带动就业,产业集聚、科学引领”的宗旨,努力做好基地管理并为企业发展大胆创新,引进人才多方位帮扶和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二)深入实施“‘维稳基石’创新工程”。深入实施“‘维稳基石’创新工程”。深入开展“平安港北”“平安贵城”创建活动,配齐配强“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维稳平台,创新思路,实行“1+4+18+3”(1个综治中心+4大片区+18个社区+3级联动)工作机制,开展信访维稳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扩面、大化解”行动;深入开展反邪教专项治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落实“党政同责”、“双责双签”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入实施“城市治理创新工程”。构建“治理联抓、城市联管、活动联办、服务共享”的区域全周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全周期管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探索“三无小区”(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治理新模式,拟在5个“三无小区”推行“先锋物业、智慧小区”建设。通过党建引领、部门协同、资源整合、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打造“自治、智治、法治、德治”四治小区,破解“三无”小区治安混乱、环境卫生差、居民诉求无业主牵头解决问题的短板体制。
(四)深入实施“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程”。一是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带领党员干部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二是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三是落实责任抓牢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宣传干部队伍建设,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四是抓好宣传报道工作,把党“想说的”和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讲好贵城故事。
(五)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工程”。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战略定力,主动作为,全力推动贵城经济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通过挖掘整合包装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入库力度,指导服务好企业,做到应统尽统,力争全年财政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加强对企业走访服务力度,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推进101个续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城乡风貌改造等新项目储备工作,全年上规入统20家以上企业。
(六)深入实施“工业振兴”战略。抓好贵钢集团、荣强木业等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运行走势,做好对重点企业的监测,及时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态,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对粤桂公司、西江集团、红旗纸业等增值低的企业,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相关扶持措施,帮助企业扭转生产下滑的趋势,推进企业扭亏增盈,努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城市治理创新工程’”,一是构建党建引领全周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形成“全周期管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二是构建“五个融合”。致力于构建“乡村振兴+城镇化+工业企业+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五个融合。三是推进大力“五大行动”。实施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行动”,号召和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乡村振兴,实现“政府组织、部门负责、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是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返贫风险排查,同时引导贫困人群就业。针对有劳动力、发展能力强的脱贫户,通过给予“免抵押免担保贴息”小额扶贫贷款,根据脱贫户自身特长帮助自主创业。通过落实政策兜底,增加政府投入和社会扶持力度帮助无劳动力、发展带动能力差的脱贫户,并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帮扶工作。五是继续以港北区委区政府的各项任务部署为导向,提高服务意识,坚决完成区委区政府2021年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持续推进街道畜牧业有序发展。
(八)全力抓好民生事业发展。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构建城乡统筹、覆盖全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年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6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加强养老保险扩面,确保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0%以上。做好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工作,全街道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7.0%以上。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加强社会救助保障,确保“应保尽保”。
(九)全力抓好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城市环境整治活动,全面实行“街长制”,推进“智慧管理”,扎实开展创城活动,强化秸秆焚烧、餐饮业油烟排放管控;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和水泥、板材等行业综合整治;持续抓好江河湖库“清四乱”,巩固提升主要江河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实现污染源精准治理。
根据安排,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及2022年工作打算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坚持以党建统领,推动工业能源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年,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全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二届、市委二届、县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宣传阵地建设,意识形态及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强化执法队伍业务培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全面提升。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干部作风大整顿,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启动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和“大流通、大市场、大商贸、大开放、大队伍”示范建设,扎实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商务领域补短板提质效,为开创赫章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一是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预计到年底,完成原煤生产90万吨,同比增长5.6%,完成目标任务120万吨的75%,实现电煤供应38万吨,同比增长18%;1-10月完成新能源发电7.3亿度,同比增长33.7%,新建成充电桩35个,完成目标任务40个的87.5%。新增工业企业上规入统7户,完成目标任务7户的100%。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2.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3.1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0.5%。二是工业投资稳定增长。预计到年底,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同比增长151%,完成目标任务55亿元的73%。三是工业招商成效明显。预计到年底,新签约工业项目29个,签约金额81.73亿元,累计新建、续建项目到位资金50亿元,完成招商引资50亿元任务的100%。四是全力打造“五大工业产业链”。①煤电建产业链。威赫电厂示范项目快速推进,到10月底完成总投资15.6亿元。鸿发煤矿90万吨/年新井建设已经进入二期工程,完成投资4.7亿元。哲庄煤矿45万吨/年采面支架已经安装完毕,35千伏输变电线路已经搭火,其它工作正在收尾,计划投资1.98亿元,已投资1.97亿元,预计11月中旬进入联合试运转,同时正在争取露天开采手续。安乐溪煤矿已经开工建设,井同掘进了600米左右,完成投资约0.4亿元。威奢煤矿瓦斯底抽巷、主井同和工业广场改造已经完成,正在掘进采面,预计12月底安装支架,2022年1月份开始生产,同时威奢煤矿90万吨/年勘探工作已经结束,扩建后的威奢煤矿矿区面积达到了21平方公里,资源储量达1.6亿吨,公司准备扩能为180万吨/年煤矿。拉苏煤矿井同和工业广场改造完成,正常生产。青松煤矿、何家冲煤矿正常生产。顺安煤矿、腾达煤矿零星资源扩界已经县政府常务会同意,正在上报相关手续,拟扩能为90万吨和120万吨的煤矿,顺安煤矿计划2021年1季度复工建设。兴发煤矿、平山煤矿管理人员已经进驻,正在开展复工建设前的相关准备工作。赫章水泥厂已于11月2日点火,因威赫电厂没建成,目前粉煤灰和硫石膏从纳雍火电厂购进。黔沪水泥厂停了大半年,目前正进行复工前的试机调试。南充水泥厂停了大半年,目前正常生产。9个商混企业及其它建材企业正常生产。②短流程铸造产业链。妈姑珠市的夜郎、道坤两级高炉正常生产,今年生产生铁约22万吨,为下游燃气灶炉头、地弹簧缸体、挂锁锁块等铸造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泉盛五金公司的地弹簧已经注册了黔郎和黔冠两个商标,正常生产销售。巨豪机械制造公司的汽车飞轮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今年挂锁行情不好,目前产量约5000万把左右。贵州汇铸公司成品挂锁生产线环评已经取得,批准了喷柒和喷镀工艺。年产5万吨电梯配重块东西部协作招商项目,投资协议政府常务会已经通过。巨盛矿业公司的底品位难处理菱铁矿焙烧技改项目,今年来一直在调试和改进,还没有实现正常生产。利民矿业公司的焙烧生产线,今年来只生产了一个月。③铅锌冶炼产业链。鼎盛鑫公司已经取得采矿许可证,180万吨/年洗选项目已立项,正在进行项目选址。铅锌绿色产业园规划已转请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编制,为充分开发我县资源,建议按照“分散开采、就近洗选、集中冶炼、拓展下游”的要求编制规划,预计本月完成。集中冶炼区内的生态红线国土空间规划时已经调整,从水塘326国道—妈姑箐头村—妈姑桃园村的园区道路已经纳入“十四五”交通规划。赫章县黔成锌品厂、赫章领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个氧化锌粉项目正常生产,产值约3000万元。七星矿业公司、宏源环能公司2个技改项目正常推进,计划共投资1.2亿元,预计明年初建成投产。由县产业园区经营贸易有限公司负责的蟒洞、硝洞、冒沙井3个铅锌探矿权设置,市自然资源已经批复同意设置并委托县人民政府组织挂牌。④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赫之林核桃乳、黔草堂公司正常生产,1-10月产值约1.5亿元。新入驻野马川园区的年产30吨乌蒙骨酒(配制酒)项目、可乐猪核桃糖加工项目、蚕丝加工项目已经建成投产。阿西里西核桃乳、阿穴酒厂2000吨技改项目已动工建设,2个项目预计投资约2.2亿。⑤绿色能源电力产业。华能风电和20万千瓦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完工收尾,1-10月新能源共发电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7%。今年新获得开展前期工作光伏项目8个,总装机容量85万千瓦,8个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目前已有4个项目获得省能源局核准备案,其余电站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
(三)着力补短板提质效,推动商务工作迈上新台阶。预计到年底,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5%;批发业销售额增速19%;零售业销售额增速20%;住宿业营业额增速22%;餐饮业营业额增速22%。一是全力推进“大市场”建设。积极培育批零住餐企业上规入统,预计全年完成入统11家。新建成城区便民生活日用品店(含生鲜)54个。新建成品牌连锁药店4个,品牌连锁果蔬店4个。新建成2000平方米以上超市1个。村级电商服务点辐射率达100%。已开展促销活动20场。培育8家毕节老字号品牌。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0.5亿元。现代商贸招商引资到位资金0.55亿元。二是全力推进“大流通”建设。向省商务厅争取44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我县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野马川生鲜冷链物流园项目、赫章县果蔬批发市场项目建设,督促企业加快主体建设进度,促进县域商贸基础体系完善。在汉阳街道谋划综合物流园项目1个,并纳入“十四五”规划。三是全力推进“大商贸”建设。新建成加油站3座。实现“一码贵州”智慧商务平台交易额7443.52万元。积极争取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经省市商务部门帮助,成功获得商务部批准,获得建设资金1000万元。1-9月实现网络零售额4634.59万元,预计全年完成6000万元。1-10月,实现农产品销售14.7亿元,预计全年完成16亿元。四是全力推进“大开放”建设。1-10月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额879万美元,预计全年完成1000万美元。五是全力推进“大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初步筛选出农村经纪人意向队伍30人,并推荐了1人参加省商务厅组织的农村经纪人骨干队伍培训。
(四)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大数据主体产业催生动能,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促进传统企业全流程和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带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完成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1个标杆项目、8个示范项目、53个带动融合企业,已完成季度指标任务;年度指标方面,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评估工作,省大数据局已于9月初向我局反馈全县需要参与评估的企业108家,根据县区实际,增加了7家参与评估的企业,共组织了115家企业参与线上填报测评,融合评估平均分70.16分。全力支持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向上争取5G基站建设资源,截至11月2日,我县已建成5G基站365个,开通143个。其中:赫章电信已建设121个,开通86个,赫章移动已建成244个,开通57个。未开通基站主体已完成,因部分设备未到齐未开通,争取年底前开通所有基站。
(五)深入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取向,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民营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在县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扎实推进全县中小企业发展和“六大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县领导及相关部门常态化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服务,大力宣传推广政策,创优政策环境,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诉求,协调解决企业在转型升级、行政审批、要素保障、政策兑现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2021年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74.07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62.43%。
(六)树牢安全生产理念,保障行业领域正常生产运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16次,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今年以来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一是煤矿企业安全监管。对煤矿企业开展执法检查169矿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596条,已整改587条,整改率为98.5%。实施行政处罚18矿次,累计罚款97.9万元。二是非煤能源企业安全监管。共巡查检查非煤能源企业60家次,发现一般隐患83条,已整改83条,整改率为100%。三是非能源工业企业安全监管。组织监管力量共巡查检查非能源工业企业32家次,发现一般隐患95条,已整改93条,整改率为97.8%,常态化开展使用中频炉企业非法生产“地条钢”巡查检查。四是商务企业安全监管。共巡查检查商务企业106家次,发现一般隐患152条,已整改150条,整改率为98.6%。
二、工作亮点
(一)新型工业化测评成绩优异。我县二季度测评分85.69分(比全市平均高25.69分),全省88个县区排第16位、二类48个县区排位第10位、全市第一位;三季度测评分89.97分(比全市平均高22.61分),全省88个县区排第6位、二类48个县区排第4位、全市第1位。
(二)煤矿现代化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全县煤矿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并实现四级联网,有效提升了煤矿远程监管效率。今年以来,监控中心共接收到各类传感器告(预)警5659条,通过值守人员分级分类研判,在驻矿安监员及煤矿的协同下,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排除和处理故障,切实降低了各类事故的发生。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全部开通视频会议,相关重要会议、文件精神能及时传达到煤矿五职矿长、管理人员、班组长,既及时有效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提升文件和会议精神贯彻效率和传达覆盖面,又减少企业来回跑县参加安全生产相关会议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企业发展。今年来,我局共为企业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1729.49万元和8000万元基金支持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还成功争取到1000万元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资金。
(四)绿色能源电力产业初具规模。2021年获省源局批准开展前期工作光伏项目8个,总装机容量85万千瓦,总投资约35亿元,目前已有4个项目获得省能源局核准备案,其余4个正在申请核准备案。截至目前,新能源总装机达153.1万千瓦,其中已建成68.1万千瓦,百万千瓦级能源示范基地逐步形成。
(五)专班化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对威赫电厂示范项目、水泥厂异地技改项目等大型在建项目采取“专班跟进、专人盯守”的方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威赫电厂示范项目启动建设一年的时间完成了15.6亿元的投资,预计2022年底建成投产,水泥厂异地技改项目从开工到建成,仅两年时间已于11月2日点火投产,哲庄煤矿一年半时间建设完工进入联合试运转,铅锌采选冶一体化项目已有实质性进展。
(六)持续推进电力改革取得新进展。根据《贵州省2021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局积极推进电力市场交易,今年以来,有29家企业电力用户成功参与电力化市场交易,电压等级均为10千伏。
三、存在问题
(一)经济指标保增长难度大。部分企业因资金流、手续到期等原因停产,部分企业因产值达不到规模退库,部分外贸企业因经营不善、受疫情影响等原因退库或搬离赫章,经济指标保增长难度大。
(二)项目落地建设缓慢。项目受土地、生态红线、基本农田、政策、资金、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建设推进缓慢。未完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攻坚“投资大、见效快、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部分单位工作被动。完成工业投资任务难度大。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一)细化目标,强化调度,确保经济健康运行。一是细化目标。工业和能源方面:2022年,计划完成工业投资69亿元,原煤生产130万吨以上、力争达150万吨,电煤供应40万吨以上、力争达50万吨,新能源发电突破10亿度,工业招商到位资金50亿元,上规入统工业企业7户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0.5%以上,确保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商务方面:2022年,计划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000万美元,网络零售额7500万元,上限入统批零住餐企业6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5%,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营业增速分别达12%、12%、15%、15%。二是强化调度。加强调度力度,切实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产值、产量情况,对照目标,结合实际,算好时间账,按月建好企业任务台账,提升上报数据质量,最大限度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实现“保位”,力争“前移”。
(二)强化服务,精准施策,推动项目建设大突破。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工业抓园区、园区抓招商、招商抓环境”的工作思路,围绕产业抓招商引资,强链补链储备发展增量;强化服务抓项目落地,有力有序增强发展后劲;围绕产业抓项目建设,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把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立足县域实际情况,准确剖析发展优势和劣势,实事求是确定发展方向,依托煤铁铅锌、蛋鸡、核桃、半夏等资源及现有产业基础,全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抓实5个产业链,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及基金支持,努力实现工业招商3年倍增,工业总产值5年倍增,以项目建设工作专班为抓手,全力推进新型工业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三)转变方式,强化指导,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一是转变“保姆式”的执法方式,督促企业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充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把监管力量集中到服务指导企业发展上来,对企业安全基础和安全保障水平进行细化和量化,全面分析掌握企业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隐患,指导企业协调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助力企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生产,最大限度释放合法产能。二是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三是突出重点部位,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着力抓好煤矿、冶金工贸、加油(气)站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确保全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死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是广西奋力“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关键时期,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全国“两会”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推动全县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
(一)强化政治建设,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机关政治属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二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坚持贯彻和落实好“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党员素质、增进党内团结、凝聚党员力量。三是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中强化政治监督,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自治区实施办法,持续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养老服务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二)强化意识形态责任,树牢政治方向
一是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党组中心组为龙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纳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及时纠正错误认识。在党和国家重大活动、重大政策、重要部署的关键时点,抓好敏感问题舆论引导,放大正面声音,消除负面“杂音”,扩大思想共识,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三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严格教育干部职工,杜绝在互联网上发布负面言论和信息,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加强民政信息的发布与管理,确保系统网络安全。四是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适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讨论,及时研究重大舆情、重要情况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做出安排,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三)强化民族团结共建力度,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局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共建活动。一是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二是通过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趣味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民族团结共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三是深入基层调研,通过社会救助帮助困难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给少数民族困难群众送温暖、送关爱,促进民族团结共进。
(四)强化社会救助,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兜底保障作用。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纳入低保保障范围。目前,我县农村在享低保3314户7860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对象6029人,占全县农村低保的76.7%,实现社会救助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有效衔接。在享城市低保297户502人。今年以来,共发放城乡低保金2258.918万元。二是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目前,我县城乡特困829户829人。今年以来共救助城乡特困8422人次,发放救助供养金509.2330万元。对新审批特困对象进行自理能力评估,截至10月31日共发放特困人员护理补贴425人次,25.1788万元。三是强化对有致贫返贫风险边缘、监测对象的救助帮扶。不断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的跟踪排查。截至10月31日,全县716名脱贫不稳定对象纳入低保保障范围、36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402名边缘易致贫对象纳入低保保障范围、18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四是积极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家庭或人员纳入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目前,全县共临时救助54户135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7.5812.万元。
(五)强化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着力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一是按时足额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截至目前,全县持有残疾人证件3769人,符合领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符合领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条件的残疾人数合计3123人,累计应发放两项补贴资金252.32万元。二是积极做好孤儿排查登记、基本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全县共有孤儿10人。发放孤儿生活保障金10.83万元,发放6名孤儿助学金共计4.25万元。三是开展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工作。共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17人9.813万元。四是足额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今年以来,合计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292.845万元,42419人次。五是抓好乡(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照护服务能力。完成了桐木镇社会福利院人畜饮水工程改造以及罗香乡、忠良乡社会福利院屋面防水、化粪池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护理床等设备采购。我县现在有登记的养老机构2家,挂靠9家。养老机构床位967张,其中护理型床位468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48.39%,完成自治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以上目标任务。六是强化社工服务站建设。2021年建设金秀镇、桐木镇、罗香乡、三江乡4个乡(镇)社工服务站,完成年30%乡(镇)服务站建设的工作任务。七是切实抓好婚姻登记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办理了结婚登记575条、补领结婚证121条、补领离婚证28条;离婚申请427条,离婚办结221条,离婚待办理60条、离婚劝和24条。八是积极开展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完成荣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积极推动自治县社会福利园区公建民营。引进北京怡海集团意向投资建设自治县社会福利园区,完成社会福利园区公建民营招商引资,并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老年宜居社区。九是积极开展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配合县文明办完成各项创建工作。积极引导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截至2020年10月31日,金秀县注册志愿者总数29338人,实名认证志愿者总数27224人,注册率93%,志愿者服务时长总数604689.5小时,活跃度71.65%;十是抓好养老服务机构、婚姻登记处等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六)强化社区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凝心聚力建设美好家园
一是圆满完成了81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共选出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683人,100%实现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目标。二是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基层组织,目前忠良乡城北区、桐木镇幸福里小区均已设立村(居)民小组,开展基层管理工作。三是完成自治县10个农村社区示范点按照自治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实施标准建设。四是收集历史地名35条,地名标准化处理55条,整治跨界地名115条,收集和录制少数民族语言地名226条,更改和新命名50条,设置地名标志牌200块。自治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资料。档案资料于今年通过自治区和国家级的验收,所有成果资料和档案资料,已按规定全部成功移交自治区。五是完成了毗邻县(区)行政区域界线第四轮联合检查和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对金秀县、荔浦县与蒙山县行政区域界线界碑进行修复。六是同时做好县城道路以及桐木开发区的道路命名工作。七是持续抓好扫黑除恶工作。坚持常态化宣传和排查各行政村黑恶势力把持村务的问题。
(七)强化民政资金使用监督,着力防范化解资金管理使用风险
为了加强对全县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的监管工作,规范使用和管理民生资金,使国家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保障民生,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局联合县纪委监委成立了金秀县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民政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了《金秀县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民政救助资金使用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村监委监督民政救助资金使用工作的目标任务、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程序以及工作要求。2021年,共追回违规领取低保资金26.0669万元。
(八)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自治县殡仪馆项目建设。该项目中央下达资金共1320万元(其中综合楼为640万元,火花炉设备采购200万元,骨灰楼480万),截止目前,综合楼项目已经竣工验收,火花炉设备已经安装完毕,3月完成了骨灰楼一期项目建设,8月完成骨灰楼二期项目竣工验收,目前正在编制结算报告。二是新建金秀镇荣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竣工,正在组织验收工作。三是投入30万元资金对自治县殡仪服务站进行提质改造。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自治县殡仪馆按时运营难。根据自治区民政厅项目实施安排,我县殡仪馆项目要在2022年正式运营,但是目前殡仪馆项目建设尚未完工,县城投公司尚未拿出可行的运营方案,恳请县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殡仪馆项目建设及项目运营方案的问题。
(二)社工服务站建设资金不足。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工作部署和要求,到2023年要实现各乡(镇)社工服务站全覆盖。但上级未拨付社工服务站建设资金以及人员购买服务的资金。恳请县人民政府帮助协调解决我县2022年、2023年乡(镇)社工服务站建设资金以及人员购买服务的资金。
(三)民政项目资金缺口大。一是自治县殡仪馆项目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目前中央和自治区下达该项目资金1320万元,项目缺口资金需要我县自筹,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导致项目建设进度较慢。二是目前我县社会福利院各乡(镇)分院均需要进行消防安全改造,急需解决乡(镇)社会福利院消防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以便逐年向上级争取项目经费。三是自治县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已经完成选址、项目立项、可研、初涉、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但由于没有相关经费,导致项目无法实施,至今未开工建设。恳请县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上述民政项目缺口资金。
(四)自治县社会福利园区公建民营项目推进慢。为推进自治县社会福利园区公建民营项目,自治县引进北京怡海集团投资建设和运营我县社会福利园区。我局于2021年7月21日与北京怡海集团分公司广西富德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和公建民营合作协议,约定在签订协议后6个月内完成装修并对外运营,截至目前,该公司尚未动工对自治县社会福利园区进行装修。恳请县人民政府协调推进自治县公建民营运营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抓好政治建设,提高思想认识。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重点任务,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坚持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按照自治县要求,每季度主动组织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加强党组织活动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强化意识形态和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三是统筹谋划扎实推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及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四是强化作风建设,发挥党组表率作用,调动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合力。
(二)坚持抓好中心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对民政系统中的重点行业、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抓好我县养老服务机构、婚姻登记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严防死守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二是坚持开展扫黑除恶。加强基层政权、家庭婚姻、社会救助、社会组织、流浪乞讨、殡葬、养老服务和民生、惠民政策落实等领域方面涉黑涉恶情况明查暗访。加强对近年来信访、职务犯罪等案件梳理串并,切实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进一步深化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把牢政治方向,切实履行把好方向,管好导向的职责,突出理论武装、舆论导向,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四是持续深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共建。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五是开展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配合自治县开展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
(三)坚持抓社会救助体系,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一是以民生兜底保障为重点,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一批”的制度,切实履行低保兜底的职责,合理界定城乡低保覆盖率,确保全县城市低保占比不低于2%,农村低保占比不低于5%。二是健全农村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城乡低保补助水平达到并超过自治区要求;推动《金秀县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民政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全县民政系统救助资金发放的监管工作,确保全县基本民生保障资金精准发放到位,使国家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三是持续深化临时救助保障机制,确保社会救助实现应救尽救;四是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继续加强认定力度,实现特困人员100%开展自理能力评估,并落实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
(四)坚持抓服务,着力推进社会事务持续深入。一是抓好各乡(镇)福利院分院的运营管理,推动自治县社会福利园区公建民营有序推进;积极探索桐木镇社会福利院公建民营运营模式。二是持续抓好高龄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复核机制,定期对补贴发放工作进行复核。保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不低于95%。三是深化基层政权建设和推进社区治理全面工作。积极开展村民自治示范点建设工作,努力提高村民委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四是深化地名普查验收和成果转化利用工作,编写《金秀地名词典》、《地名志》;抓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完成边界年检工作。五是促进社会组织、社工和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持续推进乡(镇)社工服务站建设,到2022年完成全县70%的乡(镇)社工站建设;通过政府购买社会专业服务,引进专业社工人才,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服。六是统筹推进探索建立健全孤儿、弃婴等困境儿童福利保障体系,根据自治区、来宾市要求调整孤儿福利待遇;强化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管理,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开展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项目创建活动。
现将晋安区城市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市容管理方面
1.落实市容日常管控。我局有效落实常态化市容管理,重点整治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经营、“两车”乱停放、违规广告牌、夜间大排档、烧烤摊等问题。今年以来共清理流动摊点7616起,清理店外店占道经营6811家,查处夜间大排档、烧烤摊102起,纠正“两车”乱停放34142辆次,拆除各类违规广告1193面。
2.开展夜间“一周两整治”专项行动。我局不定期组织大型夜间专项整治行动,对夜间大排档、烧烤摊“重难点”进行突击整治,巩固夜间整治成效。今年以来,我局共出动人员3423人次,查扣货车2部、三轮车48辆、推车35辆、烧烤灶车13部、烧烤架62副、帐篷35顶、桌椅1000余张,其它占道物品若干。
3.“拆墙透绿”工作稳步推进。今年我局继续开展“拆墙透绿”工作,提升改造目标任务30处,目前已全部完成。
4.开展机动车侵占河岸绿地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机动车侵占绿地问题,我局牵头制定了《晋安区机动车违法占用河岸绿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联合区园林中心、各镇(街)巡河队及河道“3P项目”管养单位开展整治工作。按照“提前宣传、每日巡查、及时查处”的原则对机动车侵占绿地行为进行查处。该项工作已进入常态化管控,今年共查处机动车占用绿地549起,罚款32.25万元。
5.打造紫阳精细化管理片区。对标福马路,对长乐路、讲堂路、俊伟路、徐家巷等紫阳片区道路进行市容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从“门前三包”、“两车”管理、规划提升等方面入手强化管理。通过开展市容整治、人员定点值守和机动化监控、设置共享单车禁停区、增设非机动车停放点、拆除违法建设和强化房屋结构安全排查整治等工作举措,进一步改善片区综合环境水平,提升景观品质。
6.打造“门前三包”管理示范街。我局选取辖区18条道路作为“门前三包”管理示范街,做到高标准、高规格、数字化落实日常“门前三包”管理,提升街区环境品质。一是依托“一户一码”管理平台,对18条道路“门前三包”责任书进行了更新,实现了“一店一码”,市民通过扫码可以对商家信息、商家信用、处罚记录进行一键查询,执法人员也可通过该平台进行相关管理数据的实时更新,提高管理效率和执法效率。二是落实示范街街长制度,所在地城管中队安排在编执法人员担任示范街街长,负责对整条示范街进行日常巡查,发现违规行为立即查处。
7.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1)创新轮流值守模式,整治五里亭桥下绿化带侵占问题。一是开展专项整治。采取以鼓山中队为主、王庄中队为辅、直属中队配合攻坚的方式,对五里亭桥下绿化带被侵占等市容乱象展开集中整治,出动执法人员50人,现场查扣三轮车4辆,电动车1辆,劝离电动车百余部。二是落实“定时、定点、定岗”的要求,由鼓山中队、王庄中队、直属中队三方派人进行轮流值守。局业务科室对三个中队轮值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列入中队日常工作考评。三是设置隔离护栏,对五里亭桥下被破坏的绿化带隔离护栏进行修复并在绿地公园出入口加装S型栏杆,避免电动车驶入公园内部。四是将“轮流值守”模式推广到金鸡山人行隧道等镇街辖区交界处的市容管理工作。
(2)制定“三优先”原则,整治福晟广场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一是扩大停放区,在地铁站与福晟广场之间绿化带后区域专门设置一处公共停放区,将讲堂路西侧乾隆大第广场北侧绿化杂地(原为停车位,现已废弃)改造为“两车”停放区,并协调福晟广场管理单位,在将部分写字楼员工车辆引导至广场内部自有停放点的基础上,并在广场沿讲坛路一侧区域开辟了一处内部停放点;二是强化引导,将共享单车引导至电动车停放量少的长乐中路一侧人行道停放,防止非机动车外溢停放或被随意丢弃。
(3)整治晋安湖公园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优化化工路沿线市容秩序。根据区委、区政府指示精神,我局组织人员对公园周边开展实地勘察,提前在晋安湖公园周边区域规划设置一批非机动车停放区,并聘请设计单位在公园周边显著位置设置了符合公园整体环境的引导牌、指示牌,安排执法人员在现场引导市民将车辆停放至停放区内。
(二)“两违”治理方面
1.持续开展“两违”处置。2021年以来,我区累计拆除“两违”9.9万平方米,巡查发现并拆除新增“两违”共112宗,拆除建筑面积4838.2方米。其中发现并拆除占用消防通道违法建设6宗,拆除建筑面积359平方米;拆除影响房屋结构安全的“两违”建筑15宗,拆除建筑面积1531平方米。另外,2012年至2016年我区建档查处的“两违”历史存量共计1546宗,目前全部处置到位,处置率100%。
2.开展特色“两违”整治攻坚战。我局积极参与乱占耕地、非法侵占河湖、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两违”问题整治攻坚战。截止目前,全区发现1宗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两违”问题,拆除建筑面积15平方米;发现1宗非法侵占河湖“两违”问题,拆除建筑面积10平方米。
3.牵头开展住宅小区“两违”整治攻坚战。我局将开发商预留空间违建作为住宅小区“两违”专项整治的重点,对辖区小区逐个进行排查整治。今年共拆除住宅小区“两违”207宗,拆除面积7016.94平方米,实施产权限制429宗。
(三)环境卫生管理方面
1.加大环境卫生整治。我局严格要求各镇(街)环卫道路清扫保洁中标企业做好日常环卫保洁。今年以来,各环卫企业共清洗道路4万多条次,清洗人行天桥4000多座次,清洗人行地下通道2000多条次,清理卫生死角1万多处,清洗果皮箱约22万粒次,清洗垃圾桶约35万粒次,更换果皮箱约43粒。
2.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四定”的基础上,我局不断优化垃圾前端分类和中端收运的衔接,实现垃圾每日“定点、定时、定车、定企业”收运,不拖延。同时,加强收运监管力度,规范收运线路,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出收桶,确保垃圾分类收运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共清运生活垃圾约24万吨。
3.完善提升公厕管理工作。我局严格按照“十无五有”和“公厕长”的标准,督促中标服务企业落实公厕管理,并实行专人监督、专人管理制度,同时在北峰山区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村民如厕环境。
4.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目前,各乡(镇)、村按照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标准持续落实相关工作,全区各行政村均已建立保洁队伍,并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分类市场化运营。同时,我局对各乡(镇)、村农村垃圾收运、分类工作进行指导、督查、考评,落实常态化治理。
5.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新建连江北城市管理综合体、园中城市管理综合体。其中,连江北城市管理综合体项目的招标文件、合同协议等材料已报区政府审议,待审议通过后将进行公开招标,力争年底前动工建设;园中城市管理综合体正在开展地形图修测等前期工作。二是计划新建8座公厕(乡镇3座,农村5座),待区政府批复后开始招标;三是计划更新果皮箱500粒,已采购到位,正在陆续安装。
6.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执行《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提升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我区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文件,为垃圾分类提升工作提供总体指导,并明确区直各部门、镇(街)责任。二是提升基础设施。我区已建成分类屋(亭)961座,配备分类垃圾桶28528个,配备垃圾分类作业车辆431辆,并自我加压,提高标准,将40座垃圾分类亭改造提升为垃圾分类屋,新建了8座精品分类屋。三是强化督导检查。我区定期组织人员每月对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和各镇(街)“四定”工作实施检查、通报。同时,规范垃圾分类管理员管理,定期开展分类管理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考核,对未通过考核的予以处罚或辞退,目前已处罚508人、辞退84人。四是完善收运机制。实施“公交化”垃圾分类收运及沿街商铺“摇铃式”收运,开通了58条“公交化”垃圾收运线路,设置了170面垃圾收运“公交”站牌,实行“一天两收运”。五是加强监督检查执法。区城管局全面加强整治小区垃圾误时投放和设卡抽检垃圾运输车辆,严格处罚。2021年以来共处罚小区垃圾违规行为6604起,处罚款金额33.02万元。六是落实分类减量目标。实行厨余垃圾桶加锁等待收运的方式,强化厨余垃圾收运,并配合环保驿站选址工作,计划在2021年底前建成28座环保驿站,现已建成环保驿站18座。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多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今年以来已累计在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663篇,组织培训2233场,开展宣传活动2131场。八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北峰山区三个乡镇垃圾分类市场化招标工作均已完成,并已建成垃圾分类屋52座,配备垃圾分类桶23784个,下发垃圾分类袋578160个。同时,山区各乡镇、村组织人员定期入村上门宣传,向村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料并讲解垃圾分类方法,加强村民垃圾分类意识。
7.打造垃圾分类工作新亮点。一是建设垃圾分类工作智慧监管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基础数据采集、分类屋监控、分类收运监管、日常检查管理等综合性管理模块,利用信息化技术,科学高效地对垃圾分类项目进行监管,实现整体“一张图监管”。二是试点建立垃圾称重系统。我区在4个小区垃圾分类屋(亭)内试点安装了该系统,现阶段重点针对小区内的厨余垃圾量进行称重统计,为后期垃圾分类收费提供依据,也为后续智慧化监管打下良好基础。三是试点设置智能误时投放箱。通过分类公司自主研发手机APP小程序,结合智能误时投放箱,探索误时付费投放模式,全力解决垃圾误时投放问题;后期还将结合垃圾分类“红黑榜”制度,不断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四)建筑垃圾管理方面
1.开展常态化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我局持续开展24小时全覆盖的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各类建筑垃圾违法行为。一是坚持日巡夜查制度,对建设工地、住宅小区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督促施工工地及住宅小区规范处置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净车出场;二是强化路面巡查,并在主干道随机设卡,重点查处“黑车”运输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未平斗密闭运输、运输途中滴撒漏等各类建筑垃圾违规行为。今年我局共立案查处各类建筑垃圾及工地违规案件927起,罚款金额523.8万元。
2.积极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我区益凤资源化项目一期项目第一条建筑垃圾预处理生产线和压制砖生产线已投入运行,年处置100万吨建筑垃圾,有效缓解五城区建筑垃圾无处消纳难题。益凤资源化二期项目正在推进建设中,第二条生产线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处置200万吨建筑垃圾。另外,我区正在建设的坂中村二次装修垃圾收纳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已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企业,目前正在公示。
3.开展“静夜守护”专项整治行动。为切实打好噪音整治攻坚战,给广大市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021年5月起,我局积极开展“静夜守护”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强化巡查整治。局属各中队对在建工地在限制时间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作业的违法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一经发现在建工地未经审批擅自在限制时间内进行施工的违规行为,一律按相关规定实施处罚。同时,与局“110”联动受理中心联防联控,将辖区内投诉频发的在建工地形成工作清单,做到“一查三看”即一次查处,三次“回头看”的工作机制,实现噪声监管工作不留死角。本轮“静夜守护”整治行动期间(5月1日至10月18日)我局执法人员累计巡查工地5164次,形成噪声投诉台账301起,责令整改427个项目,立案查处噪声类案件304起,处罚金额累计85.7万元。二是落实常态化联合执法。以“静夜守护”行动为契机,我局与晋安生态环境局建立了常态化的联合检查机制,每周固定安排两次联合执法,对市民多次投诉的工地进行重点督查。经过多轮联合整治,辖区工地施工扰民的投诉量大幅度降低。
(五)依法行政方面
1.加强培训,不断增强规范性执法。今年以来,我局分别召开渣土、市容、规划等案卷学习会共20场次,参会人数达210人次,使我局依法依规执法达到全市前茅。同时还多次召开《2021版行政执法文书》、《福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调整增加事项)》培训会及重大案件审核会议等,不断强化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办案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2.加强宣传,增强市民的法制观念。一是每月继续组织“宣传车进乡村、进社区”定点宣传活动;二是在新闻媒体上主动宣传城市管理工作,今年累计刊登新闻报道65篇。
二、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市容管理方面。因执法力量有限,日常管理侧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管理力度不够。
(二)“两违”治理方面。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为提高销量,向购买顶楼房屋的业主暗示可以利用复式楼阳台(如鼓山镇世茂璀璨天城)、采光井(如宦溪镇世茂珊谷苑)、地下室空间(如宦溪镇桂湖九里芳华)进行建设等,部分开发商甚至在房屋售出后,统一在采光井搭盖楼板,导致我区多个新建小区出现较多地下室空间违建、采光井违建。
(三)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垃圾误时投放现象仍时有发生,影响垃圾屋周边环境;部分公共场所存在垃圾分类宣传不到位、垃圾分类施设配置不规范等问题,公共机构的垃圾分类工作力度有待提高。
(四)建筑垃圾管理方面。全区无固定淤泥受纳点,淤泥应急消纳量主要依托在建工程的建设需要,导致市城管委下达的每月淤泥任务量无法有效保障。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市容管理方面
1.推广“门前三包”“一户一码”信息化监管模式。在现阶段18条示范街已实现“一户一码”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沿线“门前三包”“一户一码”创建工作,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对辖区沿线商家情况进行摸排,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开展“门前三包”更新签订上墙,及时对平台“一户一码”信息数据录入和完善,实现“一户一码”全区覆盖。
2.持续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的规范管理。一是按照“应划尽划”和“合理设置”的原则规范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对模糊不清晰的予以重新施划标线;二是督促共享单车企业运用好信息化管理和人力运维的管理模式,加大日常共享单车的管理,确保给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维护好整洁有序的道路环境;三是持续强化对辖区内非机动车乱停放的整治力度,通过纠正、劝导、整治、搬离等举措,落实非机动车乱停放行为,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两违”治理方面
1.健全防违控违体系。继续加大巡查和处置力度,确保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历史违建负增长”的目标,全面提升晋安区人居环境风貌。
2.严格遏制新增“两违”。督促各乡、镇(街)完善落实网格化巡查机制;严控北峰山区新增“两违”,强化拆后土地的“回头看”及复耕还绿;保持平原地区新增“两违”管控不放松,特别是加大对新建楼盘及旧住宅小区采光井违建、顶楼违建的综合整治力度,尽早介入,做到“应拆尽拆”。
3.强化拆后土地清理及利用。督促乡镇、街道对辖区内“两违”拆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及时清理,根据土地性质做好“退地复耕、退地还绿”,力争2022年全区拆后土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
4.持续推进小区“两违”专项整治。将居民楼采光井违建、阳台封包作为整治重点,进行摸排登记、边摸边整治;强化三级巡查发现机制,及时将“两违”情况抄告不动产登记机构、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进行联合惩戒;完善常态化管理,通过群众投诉、媒体报道、物业管理等渠道,快速发现、查处小区新增违建。
(三)环境卫生管理方面
1.加强检查环卫考核。将继续严格按照标准,进一步强化对全区道路清扫保洁、垃圾分类收运服务企业的检查考评工作,并根据综合评议得分,将经费与绩效挂钩,推进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分类收运工作水平持续提高。严格按“十无五有”和“公厕长”制的标准,全面落实公厕管理工作,督促公厕市场化企业做好公厕管理工作。
2.做好农村垃圾治理巩固工作。巩固全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派专人赴各乡(镇)、村进行指导、督促。
3.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严格按照《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工作要求和标准,持续推动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加大执法、宣传力度,推进北峰山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
(四)建筑垃圾管理方面
1.持续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保持建筑垃圾管控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网格化巡查管控机制,督促属地乡镇、街道及征收地块的业主单位或征收实施单位及时雇请保安值守建筑垃圾乱倒卸易发点位。
2.增强联合执法。增加与市城管支队、市渣土处置中心、区交警大队、区生态环境局、区建设局、区房管局及各镇(街)的联合执法次数,形成合力,对在建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小区产生的二次装修垃圾予以有效监管。
3.做好精细化建筑垃圾统筹消纳工作。积极配合益凤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业主单位,推进项目生产及二期建设。
4.建立健全在建、新建工地管理机制。以属地镇(街)为基本单元建立工地网格化清单,对于新增的工地及时指定具体监管责任人,做到每个在建工地都有监管责任人,并加强日常的巡查与监管,确保辖区工地严格落实“施工现场扬尘污染6个100%,进入现场六必须,进入现场六不准”。
(五)依法行政方面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学习教育,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文书培训工作,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三是开展律师参加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树立城管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一、2017年以来五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加快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一是高质量完成2021年改厕工作。全县民生工程改厕2000户,实际完成2134户,已于8月底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我县2021年年底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90.92%。二是高度重视解决贫困户改厕工作。对贫困户已改厕的进行摸排并百分百的完成整改,对贫困户自愿改厕的优先安排,共完成贫困户改厕1083户。三是高标准完成2017-2019年改厕问题整改工作。截止目前,全县改厕整改累计排查户厕11488户,发现问题5018户,已全部完成。四是高标准完成2013年-2020年改厕摸排工作。全县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总数量为20784户,涉及的行政村已全面完成摸排,共摸排问题厕所212户,对其中39户已完全不能使用问题厕所纳入2021年改厕计划,其余问题厕所已全面完成整改并已接受市级第三方复核。
2、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县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巩固提升“生态美”超市建设成果,截止目前,我县11个乡镇已建设79个“生态美”超市,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提升保洁常态化水平。
3、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1年完善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入户管网建设。截止目前,11个乡镇政府驻地全部建有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
4、扎实开展村庄整治行动。一是抓好村庄清洁行动,
持续推进全县“五清一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实现村村整洁、户户干净。2019年我县33个示范村、22个提升村;2020年度我县34个示范村、22个提升村;截止目前,我县已建成示范村67个、提升村44个,已全部完成建设。二是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3682次,24706余人次参加到五清一改工作中,清理村内沟塘个数796口,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076.5吨,清理无功能建筑面积22761.99㎡,规范畜禽散养的行政村达90个,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3282户,清理废旧广告牌3170处;“五清一改”工作覆盖全县。
5、全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一是持续深化中心村建设,截止目前我县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79个,对已建成省市县美丽乡村完善提升,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实现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二是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自2013年-2019年,我县共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65个省级中心村。2020年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为14个,工程周期两年,目前已完成对2020年14个省级美丽乡村的验收。2021年度我县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3个,要求涉及乡镇按照建设标准,倒排工期,加快工程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聚焦创新提质,推进农村改革深入发展
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泾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2016开始在昌桥乡昌桥村试点,2017年拓展到全县11个乡镇38个村,2018年整县推进。截止2018年6月20日,全县141个村全部成立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占总数的100%。已经确认股东数277403名,量化总资产177201.1万元。到2019年11月份,全县141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给予了赋码登记,140个村颁发了登记证,90%以上的开设了账户。同时,141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账务管理系统全部建立。为全面推行“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了基础。
2、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2018年5月,按照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制定下发的清产核资办法,对全县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进行全面清产核资。严格按照程序、严格规范操作,到2019年1月8日全部完成了系统填录。全县共清查账面资产总计35910.58万元,核实资产总计177201.19万元;经营性资产账面数9675.84万元,经营性资产核实数69059.078万元;集体土地面积291.15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267.48万亩,农用地中耕地面积43.25万亩。2020年6月份又完成了全县所有村居2018年和2019年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做到了资金、资产、资源及债权债务“四个清”。
3、农村“三变”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2017年在昌桥乡昌桥村试点成功,2018年扩大到全县40个村试点,9月份开始在102个村中全面覆盖,从而实现整县推进。到2020年,全县141个村(居)进行了赋码登记,并颁发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书,各村都开设了银行账户,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运营夯实了基础。全县村村有“三变”项目,共落实“三变”改革项目485个,其中村集体资金入股4671.85万元,集体资源入股土地5236.64亩、房屋8529.15平方米。目前,全县所有的村都有了集体资产收益,平均达5万元以上。
4、农村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职能流转到农业农村部门后,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于2020年7月8日及时出台了《泾县农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截止目前,全县11个乡镇已全部成立乡镇农民建房管理办公室和144个行政村成立村级协管员制度。各乡镇按照新的审批程序开展农村居民宅基地建房审批,建立一站式服务制度和部门联审机制。蔡村镇在全县率先开展农民建房审批,且程序规范、手续齐全、工作细致,到9月20日已经受理26户,审批了20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乡镇在县建房管理办法出台后,已经按照新程序审批的建房超过了60户。
5、农业“劝耕贷”全面推进。泾县于2018年底正式启动农业信贷担保“劝耕贷”工作,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农业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快捷简便的融资服务,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劝耕贷”工作快速推进,到2020年为127家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劝耕贷”业务6473万元。同时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需求的摸排,并将摸排情况及时与金融部门对接,共为46家经营主体争取银行支持资金2600多万元。
(三)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1、“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十三五”以来我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建设乡镇为云岭、黄村、昌桥、丁家桥等4个乡镇,计划建设面积4.746万亩,完成建设面积3.84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81%。计划投资6793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438万元,完成计划投资80%。其中完成中央财政资金3482万元,完成地方财政资金1596万元。
2、“十三五”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情况。十三五以来我县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2个年度,计划建设面积3.8万亩,实际完成建设面积1.8万亩,完成计划任务47.4%,计划财政投资3544万元,实际完成财政投资1678万元,完成计划财政投资47.3%。
(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坚持发展农业产业化,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27家,县级15家,总数54家。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值达75.73亿元。2020年,全县已培育省市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3家,其中省级10家,市级31家,县级32家。预计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值达到100亿元。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32个,安徽名牌产品14个;全县“三品一标”认证总数8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2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32个产品、有机食品认证8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2个,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个。我县还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打品牌、拓市场”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宣纸书画纸、木梳、蔬菜、竹木加工、烟叶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全县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乡镇)13个,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446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遍及全县11个乡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8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10.98亿元。
(五)获得荣誉情况
2015年,安徽省诗词学会授予泾县农委“安徽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称号。
2016年,安徽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通报表扬泾县农委为2015年度全省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工作优秀单位。
2016年,宣城市农业委员会通报表扬泾县农委在2016年动物检疫大比武活动获奖。
2016年,宣城市农业委员会通报表扬泾县农委为2016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考核先进单位。
2016年,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授予泾县农委为2016年全省农业统计物价工作优秀单位。
2017年,宣城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表彰泾县农委为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17合肥)宣城展团优秀组织单位。
2017年,宣城市农业委员会表彰泾县农委为2017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8年,宣城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表彰泾县农委为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会交易会(2017上海)宣城展团优秀参展单位。
2018年,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表扬泾县农委为第二届全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2018年,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授予泾县农业农村局为2018年度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绩效管理优秀单位。
2019年,宣城市农业农村局授予泾县农业农村局为2018年度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绩效管理综合评价优秀单位。
2019年,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授予泾县为农产品营销数字化创新项目。
2020年,2019年全省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全省非洲猪瘟检测排查与信息报送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全省农业血防工作先进单位。
二、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继续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全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县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管理主体、村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为服务主体“五位一体”的农村生活污水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我县农业产业化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为核心目标,努力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力争在技术转型升级、产品结构转型、产业布局转型、发展方式转型取得新成效。到2025年,力争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年递增10%以上,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5家,产值突破3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上下功夫。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品牌推进和宣传。
(三)、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加大推进力度,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将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推进年,要全面落实上级的战略部署,在全面推进上下足功夫、在创新提质上做足文章、在实施成效上跃上新台阶,做到出亮点、出成果、出成效。二是加大创新力度,全面推进农村改革步稳有效。全面落实“政经分离”,推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运营,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好项目库,落实好“三变”改革的措施,在创新变、实效变上下功夫,保障农村资源资产有效盘活利用,每个村都有“三变”项目,每个村都有收益。三是加大推进力度,全面促进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将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三变”改革、解决相对贫困、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效衔接,通过全面实施“三乡工程”,促进资本、能人、企业进乡入村,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抓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有效落地和实施,进一步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四是加大培育力度,全面推进农业经营主体稳健发展。认真抓好示范主体的培育,组织好财政扶持项目的实施、监督和管理,全方位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的全面发展。五是加大监管力度,推进集体财务管理全面规范。开展好对村集体财务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农民负担的监督工作。认真抓好村委会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账管理工作,推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经营。六是加大落实力度,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全面规范开展。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突出产地环境检测、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及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建立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
(五)、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对土地规模流转的扶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贷款工作;制定激励政策开展闲置土地和宅基地盘活。
(六)、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和粮食安全。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把产品调优、档次调高、规模调大、市场调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进种植业提质增效,开展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种植业产业化发展,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主要指标为:到2025年,全县粮食复种面积32万亩,其中,水稻复种面积30万亩;油料播种面积6.5万亩,其中,油菜播种面积5万亩;蔬菜5.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45万亩。茶园总面积10万亩,茶叶总产值5.5亿元,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发展到2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以上;种植业总产值35亿元。
三、2021年工作总结
(一)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一是落实粮食、春茶及蔬菜保供工作。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0.83万亩,总产13.66万吨。其中夏粮1.57万亩,产量0.50万吨。秋粮28.6万亩,以谷类为主26.5万亩,总产12.9万吨。玉米1万亩,豆类0.96万亩,薯类0.34万亩。二是扎实打好生猪及家禽稳产保供战。截止9月底生猪累计存栏4.1015万头,上年同期增长14.59%,牛存栏0.4068万头,上年同期下降9.01%,羊存栏0.52万头,年同期增长6.98;生猪累计出栏7.2895万头,上年同期增长同比45.63%,牛累计出栏0.1652万头,比同期增长34.42%,羊累计出栏0.1374万头,比同期下降35.13%;家禽出栏1458.5640万只,比同期下降0.51%;肉类总产量24716.1350吨,上年同期增长7.25%。三是突出农业生产科技支撑。截至目前,我县大中型拖拉机达402台,联合收割机828台,水稻插秧机94台,粮食烘干机115台(套),配套农机具9700余部。
2021年我县中央财政农机购置第一批补贴资金为259万元。截止目前已结算2020年度预受理资金238.5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