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思路,不思就无路

2022-10-23 23:39:28 147

文章导读

携笔同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www.xiebitongdao.com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形象说明了调查研究的不容易。去年。


参考关键词:

携笔同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www.xiebitongdao.com

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形象说明了调查研究的不容易。去年,我写文稿“瘦身”的几篇文章,立意构思这个过程也很不容易。 

其中一文,前后折腾了两个多月,数易其稿,过程很曲折,感悟很深刻。 

下面,且来听我倾述一番。 

文章要怎么写?清代刘大樾在《论文偶记》里写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毛主席反对长篇大论的空乏文章,说它是“懒婆娘的裹脚”,胡乔木说“短些,再短些!”,现在倡导“短实新”。 

如何才能简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鲁迅先生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有条方法:“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Sketch,决不将Sketch材料拉成小说。”我感觉,这只是其中一种。 

这几年,笔者也读了一些公文写作工具书,这些书从不同角度谈了精简之法,但感觉上这些多久某一方面来谈,不够全面,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认知偏差。 

我带着这样的初心开始了创作,先拟了一个题目:《文稿写作“求短十法”》。 

这个标题采用概括式标题,从十个方面展开观点。这是写公文常用的套路,如“五个重点”“四个明确”之类,把散的东西用个“套子”装起来,方法简单、结构灵活。 

标题一定,我即着手深入解剖,随着思考的深入,我发现这个写法过于老套,缺乏想象没新意,语言平淡不生动。 

如果按此写下去,从实用的角度讲,十条方法很直白,结构上也没问题,但如果考虑在《秘书工作》《应用写作》这样的刊物发表,没有点新意是难入编辑法眼的。 

想到这里,我立刻停笔,让子弹飞一会儿,第一次思维的航行,就这样搁浅了。接下来,我回到原点整理思路,打算用跨界思维来获取灵感。 

有段时间,我仿佛害了相思病,念兹在兹,辗转反侧。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天,我猛然觉醒,不是有人把文章主题比作灵魂,把结构比作骨骼、把材料比作血肉、把语言比作细胞、把表述比作着装? 

多么好的一个修辞文本啊!我为什么不尝试用这个逻辑来思考呢?这是个不大不小的脑洞,这个脑洞就如同在人体与文章间掘出了一条虚拟隧道,有豁然贯通之感。 

既然能把章比作人体,何不把精简比作“瘦身”呢?思及于此,我暗自叫好,当即把题目改为《文稿写作“瘦身十法”》。 

随后几天,我开始搜集素材、解构提纲、提炼观点,大约一周后,文章写了一大半,按说应该高兴了,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因为有个问题始终在我脑中盘旋,什么问题?文章的结构、逻辑。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的谋篇布局,同样的素材,不同的结构,写出来的东西判若云泥,卯窍就在结构上,而结构的核心又在于逻辑。 

从现在的这个题目看,“瘦身”虽取喻生动,结构却不够严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精简文章的方法是个开放性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就有不同解决方法,很难有个定数,换句话说,所谓“十法”,从完整性上讲,是不够的。 

怎么办?我犹豫了,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在一段时间里裹足不前,后来没办法只能把文章晾起来,姑且假装忘了,先忙点其他事情。 

话虽如此,哪能忘得掉呀?那段时间,我心里如猫抓一样痒痒的,心想写出新意,思维却打不开,充满焦虑。 

就这样,大概过了两个星期,有一个周末,我搭乘公交车回家,正好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把自己放空,看见一棵棵梧桐树从眼前飘过,有些园林工人正在给树木修枝,突然间,树的概念在脑中闪过。 

既而,我联想到了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句子。 

第一句是说,用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删繁就简,就像深秋里树叶掉光的树一样(只留主要的枝干),瘦劲秀挺。第二句是说要像二月的花,一花引来百花开,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同时,我还想到了他的竹石图题跋: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时,我脑海中已清晰浮现出树的意象,想到树,文章不就是一棵树么?为何不把文章当树来看呢? 

想到这里,豁然开朗,我会心地点了点头,其实,精简文稿与园丁修剪树木何其相似啊!能否跨界取喻,把精简与“修剪”联系起来呢? 

我觉得可以,于是就诞生了第三个标题:《削减文章的“五把剪刀”》。 

这五把“剪刀”,不是随意拼凑的,而是建构在文章的主题、结构、材料、语言和表述五大要素上,“主题之剪”“结构之剪”“材料之剪”“语言之剪”“表述之剪”与五大要素对应,既封住了口子,也形成了体系。 

于是就开始了二次创作,但好景不长,落笔不久,我发现问题又来了。这五把“剪刀”,在概念上切割得不够清楚,有相互交叉的情况。比如,谈材料的精简,必然绕不过语言和表述方式,谈到语言的精简,同样有表述方式问题。 

所以,我又不得不再次驻笔。第三次构思再次折戟沉沙,这时的我,主观上想特想把文章完成,但又无好的思路,心情格外焦虑。 

时间到了五月下旬,单位派我到南开大学学习,我把它当成了打开脑洞的好机会。果然,没学几天就有了收获。 

有一天,有位老师讲到管理学中的“精益管理”理论,讲企业如何全过程、全要素地管理,给了我很大启发。 

当时我在想,以前很多人在谈到精简文稿时,大多都是在“文字”上下功夫,比如如何精炼文字、选用句型、如何删除冗词赘句之类的,并且都是在文稿写成后的功夫,很少有提前预防文稿“发福”的对策。 

你想,一个人减肥,等长胖了后再来减,那是很麻烦的,还不一定减下去。 

民间有句俗话说:“吃药不如防病”,上医治未病,精简文稿也是一个道理,高手往往是避免发福,因为写作不单是“写”这么简单,前面有立意、构思、选用材料等多个环节,“肥胖症”的风险点很多,必须全过程管控。 

想到这里,我隐约觉得,我把问题想通了,有了理论的底座,我也就有了写作的底气。于是取了第四个题目:《文稿“瘦身”的全过程管理》,并列出了八个一级标题: 

一、确立主题,开口要“小” 

二、选用素材,标准要“严” 

三、谋篇布局,结构要“简” 

四、对策措施,细节要“略” 

五、叙事说理,脉络要“清” 

六、行文走笔,笔法要“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630:思路,不思就无路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tongdao.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762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