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学前教育方向论文

2022-10-23 23:39:21 137

文章导读

携笔同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www.xiebitongdao.com学前教育方向论文摘要:学前教育事关广大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未来,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经历了较长。


携笔同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www.xiebitongdao.com

摘要:学前教育事关广大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未来,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努力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展望未来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

关键词 学前教育方向学前教育论文教育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们在四五个人一个小组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在学前双语专业口语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前双语专业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英语口语教学合作学习学前教育专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教育持续发展,国际化的双语幼儿园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这样也就亟需能够从事中英文双语教学并掌握幼儿教育技能的“复合型”幼儿英语教师。正是由于这种现实情况,众多的高职院校便开设了学前教育(双语方向)专业。

幼儿园的双语教学活动,并不单纯是一种语言教学,它是通过双语来组织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的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幼儿园双语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基本专业技能和英语语言基础,还要具有把专业技能和英语有效地结合起来去独立组织幼儿园各种活动的能力。

然而,高职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高职高专学校生源普遍较差,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模式很难使每个学生在口语课堂中得到充分的训练。众多因素导致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十分薄弱。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上必须进行改革,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合作学习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原则

1.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合作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活动,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合作学习的小组是由不同性别、不同能力和不同成绩的学生组成,这样就使这个小组更灵活,更具有互补性;合作学习是一种使学生把交流作为主要资源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模式重视学生的作用,在课堂上学生表达思想、讨论问题,老师只是引导者;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合作学习模式的评价对象是整个小组而不是个人,这种机制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这就推动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使小组表现最佳。

2.合作学习的原则

首先,合作学习中必须有交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行积极交流的教学活动。”(王坦,2003)合作学习之所以会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是因为它加强了学生间的创造性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学会怎样去与别人合作,怎样去帮助别人,学生间可以取长补短。

其次,所有的合作学习方法都要采用课堂教学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讨论、表达和合作,他们是积极的合作者和参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不重要了,教师仍然管理着课堂,引导学生不要跑题和防止课堂失去控制。合作学习倡导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再次,合作学习模式评价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体。合作学习模式鼓励教师运用严格的标准和奖惩条例去鼓励学生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基础稍差的学生不会在活动中太紧张,他们会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为自己的队加分。合作学习模式提供的不仅仅是竞争还是合作与自我发展,这种合作与竞争的结合优化了竞争环境。

二、合作学习的优势

1.合作学习可以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去说英语。学前双语专业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必须有标准的发音,而个别学生因为自己的发音不够准确,就羞于张嘴说英语。合作学习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通过合理的分组,每个学前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大班授课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训练。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组长会给每个人分配任务,这样就避免出现小组成员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并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以确保小组任务的成功完成。小组成员可以针对自己的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评论和提供帮助。如学前专业学生在小组试教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要负责的授课环节,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一整节课的授课任务。以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说的机会。通过学生们的自己表述,可以很快了解到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口语中的表达错误也可以尽快地得到更正,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口语学习的效率。

3.合作学习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开始时,一些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努力学习,但是慢慢地他们会意识到他们是小组的一份子,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应该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例如,在学前专业的学生中,有的学生不是很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上也就热情不高,但在小组合作中,她们也都会尽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正如我们常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想拖小组的后腿,这样就使得学生们希望学习去赶上其他同学。为了不落在别人后面,学生们会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4.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学习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基础好的同学主动帮助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研究并一起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5.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是轻松的。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好”学生与“坏”学生的界限不再清晰,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是平等的,它改变了个体竞争的机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这就为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提供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与“队友”在一起会感觉到放松,并且愿意张开嘴去表达,而且越说就越有自信。学前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与其说她们是在上课,不如说是大家在一起策划一些有趣的活动,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们在四五个人一个小组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在学前双语专业口语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前双语专业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习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同时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前双语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幼儿双语教师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文章主要从主要分析了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含义、产生的背景以及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特点。重点从时间安排上、内容、形式、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分析了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

一、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含义

见习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是指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将实践教学的内容、见习实习时间安排、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贯穿于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

二、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产生的背景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与师范类其他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起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实习时间短而集中、实习形式单一、实习指导不力、实习与考研冲突、实习效果欠佳”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查阅我校各专业大一新生课程表发现,大部分是公共课,而且多为理论必修课,因此各专业的大一新生基本上处于适应新生活的时期,是从高中向大学过渡的一个学期。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相对都比较淡薄。本次研究中,笔者分别从我院09级、10级和11级学前教育专业三个年级中分别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80-90%的学生反应大一第一个学期的感觉是“课余时间太多,不知道课后干点啥;也不知道学前教育专业是干什么的。”有60%的学生谈到“开始对专业课有感觉了,但听课时总是心神不宁的,想听又不想听。不知道现在的幼儿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搞不清楚学习的知识以后的工作有没有用。”70%的学生建议“至少大三让他们到幼儿园去看看,千万不能等到大四的时候直接就去实习了,压根就不知道实习是干什么的。”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形成专业意识,明确专业方向,提升专业素养。参考其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见习实习的情况,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将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活动调整为四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

三、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特点

(一)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时间安排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从时间安排上来讲,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体现出一贯性和灵活性。连续性是指将见习实习的时间从大一的第一学期开始一直贯穿于大四的下学期,横跨了学生本科四年的整个学习生涯。这样就使得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自然而然的和自己的专业密切的结合起来了。灵活性体现在,根据既有教学的需要,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时间安排灵活多样,可长可短。既有短期性,又有长期性的。

(二)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内容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从内容上来讲,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全面性和连贯性。全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既包括课程见习实习,又包括保教见习实习,还包括部分顶岗实习。另一方面既包括专业理论课的见习实习,又包括专业实践课见习实习。连贯性是指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内容相互衔接,前一阶段实习的内容是下一阶段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后一阶段见习实习的内容又是前一阶段见习实习内容的巩固和提升。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内容的连贯性首先体现在先有保教见习,后有保教实习和顶岗实习。其次,从课程见习实习来看,先安排了理论课课程的见习实习,后安排了专业技能课的见习实习。

(三)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多样性是指既有集中见习实习,又有分散见习实习。灵活性是指既可以是单独的集中见习实习,也可以是单独的分散见习实习,还可以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即所谓的集中见习实习是指学生在学校或院系指定的实习基地统一进行。比如毕业大实习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学校所规定的实习地点实习。分散见习实习则是指学生可以自己联系见习实习的地点,只要完成见习实习的学习任务即可。比如《学前卫生学》的课程见习和保育员见习。学生既可以服从老师的安排到指定的实习基地,也可以到自己所在地市的幼儿园。

(四)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组织的周密性和系统性

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涵盖了学生四年大大学生生活,已经纳入了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每学期都要预定的1周、2周、1个月、2个月的见习实习时间。其次,它的周密性和系统性还表现在每次见习实习都有稳定的指导团队。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职责。比如在课程见习阶段指导团的教师主要包括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研室主任、见习课程的任课教师以及幼儿园的园长、幼儿园的指导教师等。教研室主任和幼儿园园长主要负责协调幼儿园和学院之间的合作事宜。任课教师主要忙于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做好接洽工作,并负责制定课程见习的主要内容和考核评定等,并全程跟踪课程见习活动。幼儿园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帮助见习生的学习和生活。从培养计划的具体规定和指导团队的配备上讲,体现了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组织的周密性和系统性。

(五)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考核与评价的均衡性和科学性

学前教育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见习实习的目的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消化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战经验,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考核与评价的科学性体现在,将学生的见习实习表现和学生的卷面成绩相结合,综合对学生做出评价。这样就避免了对学生的评价仅仅依靠一张理论试卷。均衡性是指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与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性人才”,以及课程教学的目标突出“厚基础,重实践。”也是一致的。

摘要:本文从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含义入手,重点分析了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三个阶段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一体化见习实习

一、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含义

“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指的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将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贯穿于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见习实习内容的一体化,一方面即将专业理论教学的内容与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整合为一体;见习实习方式一体化,即学前教育各科课程见习与教育实习或顶岗实习整合为一体;见习实习组织形式一体化,即将集中见习实习和分散见习实习相结合;见习实习时间安排的一体化,即将见习实习的时间从大一的第一学期开始一直贯穿于大四的下学期;见习实习考评一体化,即将学生的见习实习表现和学生的卷面成绩统一作为对学生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实施

四年一贯制“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吸取了学前教育专业传统见习实习模式的优点,借鉴了其他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并结合我院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根据每一个阶段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将四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见习实习过程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专业认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即专业兴趣培养阶段;第三阶段,即专业素养提升阶段。

(一)专业认知发展阶段:丰富感性认识,培养其专业意识

大学一年级。这一阶段见习实习的目的主要侧重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其专业意识。本学年,分别在上学期和下学期各开设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即大一上学期开设《学前卫生学》,大一下学期开设《学前心理学》。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期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接触专业课,尽早培养其专业意识,缩短其专业适应期。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学前心理学》,这门课既具有较强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为期两周的课程见习,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幼儿的感性认识,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意识,萌发了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热爱。

(二)专业兴趣培养阶段:掌握基本技能,巩固其专业兴趣

此阶段主要是指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本阶段见习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巩固其专业兴趣。大二上下学期分别开设《学前教育学》和《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大三上下学期分别开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以及各领域教法课。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期两周的幼儿园实习,一方面帮助学生消化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和基本工作流程。《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见习中让学生观察记录儿童的自由游戏和教师的教学游戏。

(三)专业素养提升阶段:就业实战演习,提升其专业素养

此阶段主要是指大学四年级。本阶段见习实习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做准备,是学生就业前的一次集中实战演习。这一阶段为期8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于考研的学生,可以在大四上下学期各实习4周,以缩短实习时间,扩展考研的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三、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稳定而充实的一体化见习实习周或月。见习实习也是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体化见习实习计划应该被纳入学前教育的培养方案中,呈现在课程表上。比如,《学前心理学》课程的见习适宜在第十周、第十一周进行,这两周就成为见习周。本周学生的教学应该在实习基地或学生自己选择的幼儿园进行,而本周其他课程的教学则全部暂停。有了时间保证,见习实习才可能扎实有效的进行。

第二,稳定而充足的一体化见习实习基地群。为了确保见习实习的顺利进行,自2009年以来我院已经与省内外多家学前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他们是许昌市学前教育实验集团、建业集团幼儿园等。并与上述幼儿园签订了正式协议,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凡是双方签协议的幼儿园已经在省教育厅备案。良好的见习实习基群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它为见习实习的开展提了物质保障。

第三,稳定而精干的一体化见习实习指导团。一体化见习实习活动是一项持久的攻坚战。每届为期4年,涉及校内外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成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指导团队。

摘要0~3岁婴幼儿阶段是儿童语言、情感感知以及思维启蒙的关键时期,也是人们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然而由于在我国长期的制度化的学期教育历史发展,0~3岁阶段儿童的教育和3~6岁阶段儿童的教育一直处于脱节割裂的状态。目前,随着社会对人口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度日益凸显,托幼一体化教育的实施改革是我国制度化的学前教育一项划时代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托幼一体化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托幼一体化的必要性,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基本关系以及对整体化教育的几点建议来具体阐述。

关键词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整体化教育必要性建议

1托幼一体化的含义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托幼一体化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托幼一体化”就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统一管理主体和教育管理模式;也有人认为“托幼一体化”就是将幼儿园和托儿所形成统一的建设规划。事实上,幼儿园托儿所的办学规模在托幼园所设点布局的调整下逐步扩大,然而社会对0~3岁阶段婴幼儿的入托需求总量却呈现下降趋势,导致很多挂牌为托儿所的实体实际上已经成为只招收3~6岁阶段婴幼儿为主附设托班的幼儿园。考虑到社会就近入托的需要,对于只针对0~3岁儿童为主要招收对象的托班设点布局不能过分集中,因此将0~3岁阶段的婴幼儿招收与幼儿园作为一个整体合为统一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实行托幼一体化体系的整体化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价值取向是为了重视0~3岁阶段儿童潜力的开发和科学教养,尊重早期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整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从而为早期婴幼儿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托幼一体化的必要性

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提出后,引起了全国各地教育机构和教育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探索。其实,托、幼的年龄划分是人为的,因为我国教育历史的影响,0~3岁婴幼儿的教养和3~6岁婴幼儿的教养是由两种教养机构承担的,导致两个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发生脱离的现象。下面主要从婴幼儿自主调节能力的发展以及教育角度的发展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托幼一体化的必要性:(1)婴幼儿的托龄、幼龄的发展过程应该是相对完整的,从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过程来分析,主要包括情绪调节、行为调节和注意调节三个发展阶段,是从遗传的影响和经验的吸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没有能力到可以胜任的转变过程,从完全依赖他人到自己来管理的渐变过程,最终发展到自己获取必要的能力来管理自己的过程。(2)从教育的角度分析,由于0~3岁阶段婴幼儿和3~6岁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限制和教育组织机构和形式的不同,0岁-6岁的儿童教育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实质性的制度化体系,托儿所阶段和幼儿园阶段教育应该实现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的一体化,深入、系统地研究契合婴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的教育模式,制定合理的托幼教育目标、内容和进程,从而使儿童能够从内心接受与个人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真正实现托儿所阶段和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自然的衔接和过渡,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3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基本关系

(1)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实行0~6岁早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儿童的劳动力而是为婴幼儿以后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早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生活的过程,年龄越小,教育和生活的联系就越密切,如果早期教育仅仅是重视3~6岁儿童的教育而忽视0~3岁阶段的教育,就会扭曲儿童健康成长的正常的生活轨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早期教育可以成为儿童自己的生活,应充分了解儿童生活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需求和潜力,有利于其生命成长的教育。

(2)家庭和机构的关系。家庭是儿童重要的生活场所,其给予儿童的安全感和依赖感是教育机构无法企及的,无论是0~3岁的儿童还是3~6岁的儿童,家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无可代替的,在接受教育后,儿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教育机构,因此实现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就是建立家庭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机制,通过家庭和机构的协作配合可以使早期教育体系更加完整。

(3)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政府是实现家庭和教育机构之间协作配合的催化剂,政府的公共政策会影响父母、儿童、家庭以及开展教育工作人员的一切生活和工作,而优质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形成和人的最初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政府应该针对0岁~6岁儿童发展的多层次需求来制定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公共政策,从而达到学前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协调统一,全面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4)儿童和父母的关系。父母是儿童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和蔼可亲的父母和温暖的家庭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0~3岁的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活动的中心,幼儿园或早教中心只是辅助场所,让儿童进入全日制的托幼机构也是不得已的选择,父母和儿童分离的时间太长,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是3岁前儿童教育的核心。0~3岁儿童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对整体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4.1整体构建教育目标

0~6岁是一个人开始自己人生的初始阶段,也是儿童发展直觉行为思维的阶段,也是儿童的身体、智力、感知和社会性逐步产生发展相对较完整的年龄阶段,因此实施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手段非常重要。托幼一体化的建立方针是要综合考虑0~6岁阶段儿童的整体发展,不仅仅要考虑3~6岁的儿童处于准备学习的阶段,同时也应该注意到0~3岁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各方面发展开发潜力优势和能力的阶段,0~3岁和3~6岁不同阶段的儿童各自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托龄阶段和幼龄阶段教育的分层,完全扭曲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正常规律,因此在建立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充分考虑两个阶段儿童的不同发展需求,既不能将0~3岁和3~6岁两个不同阶段教育分开,也不应该把0~3岁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混合到3~6岁的教育目标中,其次应该有目的计划整体教育方案,以0~6岁儿童未来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长久发展为教育的准备起点,注意给儿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目前对0~3岁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研究是托幼一体化教育的重点研究对象,因为3~6岁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的研究比较多,教育方案和课程内容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而对0岁~3岁阶段的儿童教育的研究比较缺乏,还未研究出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和课程内容。目前针对托幼一体化教育的整体建设目标,主要是要对0~3岁儿童阶段的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案和教育内容策略的研究,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教育人员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针对性培训。

4.2完善托幼一体化教育机构

世界儿童基金会的西里尔·达莱斯曾指出,为了促进儿童在早期教育中更好地发展,必须强调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在婴幼儿的潜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当然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对儿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托幼一体化教育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协调组织家庭、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作用。其中社会机构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艺术馆、博物馆以及公园等公共设施对0~6岁的儿童而言,都具有教育和娱乐休闲生活的双重意义,均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良好场所;而教育机构是专门为了实现儿童学前教育的正规教育的场所,通过教师的宣教可以对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中间的桥梁作用,及早呼吁立法机构制定《早期教育法》,通过国家对0~6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从而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为发展早期教育服务的良好机制,同时还应该督促政府对早期教育综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4.3提高托幼一体化教育人员的素质

托幼一体化的工作人员是决定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关键,应该严格制定早期教育的师资准入以及资格准入制度,严禁一切违背儿童生命健康成长规律的机构和教育行为,从而提高早期教育的质量。未来从事托幼一体化的教育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教师、咨询人员、保育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四个方面的人员结构,其中教师肯定是直接负责儿童的教育课程,咨询人员主要是面对儿童的家长,负责家长的疑问解答以及向家长反映儿童在托幼所的具体情况,保育人员主要负责儿童的护理和养育,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管理人员就负责托幼所的主体发展方向。每个层次的工作人员都有其不同的岗位职责,为了更好地促进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必须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实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托班的专任教师应该选择有当过母亲的经验的工作人员,按1:4~1:3的比例来配置保教人员,教师应该从教育者的角度考虑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应该具备基本的保育常识,和保育员共同参加一些保健、保育的岗前培训后才能上岗。

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早前教育已经成为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教育人员最关心的话题,打造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在我国掀起很大的热潮,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托幼一体化的实质以及重要性,通过各方力量的相互协调配合,促进托幼一体化的全面实施开展,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摘要:为保证前景良好的学前教育(艺术方向)的和谐发展,实现量与质的提升,结合实际学科的特点,在教师、学生、管理三个层面构建学前教育(艺术方向)学科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并全面设计学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绩效评价指标,将有利于学科教学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科教学;绩效评价;应用型人才

在国家政策激励和社会需求导向的影响下,近年来高校学前教育(艺术方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融合了传统学前领域的理论基础与艺术类学科的实践优势下,人数规模逐年递增。考评一个专业和学科可持续发展是质量与规模的有机结合,同时需符合专业特点的适合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

一、定位:学科特点与教学绩效评价的实施

教学绩效是主体为实现其目标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高校的学科绩效同样是为实现本学科领域的任务目标在必要学科建设投入上,在教学运作、人才培养上的有效输出,因此在设计学科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时,考虑三个因素:特定学科的办学基础、运作的特性与发展空间、学科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前教育(艺术方向)学科是面向学前领域培养中高端幼教、早教师资,以及科研与管理人才。衡量其学科教学绩效:本质是借助学科教学平台,探求教师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对课程教学成果的反馈,特别要关注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人在学前领域的教学、管理能力,为此要考虑教学活动中明显的个人意志,由于艺术类学科的形象、表现、立意、审美很难准确量化,因此考量其教学绩效,应在追求相对准确基础上,既要尊重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在教学投入、教学改革、科研创作方面顾及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二、体系:学科发展与教学绩效评价的构建

将学科教学视为一个动态、全方位的教学流程,考虑其流程中的步骤、主体、活动等要素,可从以下基本方面来构建评价体系。

(一)教师层面:教学组织与教学创造并重

首先:备课阶段,重点考究教师对教学文件的研究与运用程度,如:教学大纲,此外考量课程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教师对课程重、难点的把握与驾驭技巧,教师能否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扩充课程信息量。

其次,课堂授课阶段,重点衡量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材、授众、时间的把控,能否对教学目的、程序,进行整体的构思,以及其他能力。

再有,课后考评也是教学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特点随时掌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利用讨论答疑、作业布置、技能训练等加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对于艺术类的专业课程,特别安排发散的考评形式,锻炼学生的创新、发散的思维。

最后,学术研究成果历来是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主要指标,体现了教师个人的教学创作能力。在学前艺术类学科教学中,具有一定学术科研水平和创作能力的教师将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学科教学领域针对性的论文论著,教师理论造诣水平、基础调研能力,参与课题数量和质量、实践领域的设计与创造力都是考评的重要方面。

(二)学生层面:基本素质与专业修养的全面评价

1.基本素质与学习效果。通过类似儿童故事大赛、幼儿园见习“双语”教学、模拟计算机等级考试、体能达标等通识类知识,考评学生的全面基本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爱心、耐心、细心的对待学员与学前教育。

2.专业素质与学习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该部分主要包括组织教育的能力。通晓学前教育科学理论,能够发现幼儿对象的心理状况,设计探究性的游戏类型,依据幼儿发展和实际经验,及时把握幼儿生活中随机事件,外延学习营养和常见病伤的处理知识,这些对组织教学资料,探索需求发展、维持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实现组织幼儿园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和健康教育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的目的都起到很大作用。(1)艺术修养与能力。学前教育(艺术方向)有其专业特殊性,评价其教学绩效也应从美术、音乐、舞蹈基本艺术方式着手。布置有艺术氛围的园区环境,具备指导幼儿绘画、制作玩教具、剪折纸、泥塑的动手能力,可识谱和创作儿童歌曲、可完成儿童舞蹈创编、表演、编排;还需让学员掌握基本的乐理、美术知识,欣赏艺术作品,有能力组织一些活动编排综合艺术能力。(2)科研素质与能力。现代学前领域需要研究型幼儿教师。通过研究幼儿教育知识体系,有利于改进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探索幼儿教育规律,深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研发。在考评学生能力上,可通过是否善于观察幼儿并解决实际问题,专题研究创新,撰写专业文章的水平,资源整合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与辐射力等。

(三)管理层面:动态、开放的评价标准

有效的教学管理是衡量教学绩效水平的重要保障。学前教育(艺术方向)教学实践性和工作对象低龄化,决定了教学管理的开放性、动态性特征。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活动、幼儿园管理课程的开设情况,教学中是否运用现场管理、实际参观等实践活动,实习保育员和教养员的工作开展。

2.领会《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导文件的程度,并且能够实际运用到对幼儿园的管理中。

3.师生运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自觉程度,学校是否借助多媒体手段实现教学生动化,学校注重道德教育的程度。

三、强化:学科成效与实践教学绩效评价

综合应用性是学前教育(艺术方向)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由于幼儿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向,相应具有“艺术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应成为重要指标。

1.影响实践教学绩效的投入与产出因素分析。从投入因素分析:实践教学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不同等级的教师结构、硬件设施、信息、软件等软件设施的投入上;教学经费在实践教学中所占比例,合作项目的深入程度上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绩效。

就产出因素来看:学生规模、具备职业资格能力的学生数量,实践课程体系与课时、实习形式、实践教学的开展、实践基地设施、实践教学成果、社会认可度、毕业生就业率、新生报到率等这些考评指标都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实践教学活动的绩效。

2.制定标准,规范实践教学绩效评价。基于以上诸多投入与产出因素:需制定一套与之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规范。为此遵循三个依据:依据人才培养的应用型要求,依据幼教领域师资、人员的专业标准,依据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实际表现。考虑绩效评价具体形式不仅有分散、集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常规,还包括学前五大领域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师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等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

总之,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价带动学科教学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自觉提升专业素质,坚定职业理想,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最终成为学前教育学科可持续性发展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的发展必须顺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学前教育发展前景广阔,陕西省创办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及时调整方向,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能力强的学前教育人才。明确的培养目标、优秀的师资队伍、合理的课程设置、扎实的实践训练、多样的资质证书、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体能方向、发挥其职教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能方向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训基地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体能方向的市场前景

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每年的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艺术系要专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举行一场招聘会,到会的用人单位有100余家,其中有很多幼儿园与我系建立长期人才输送关系,成为艺术系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更有一些幼儿园和我系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然而,由于目前很多院校都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多方面满足现今市场的需求,如何在众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我们办出自己的职教特色。目前,西安市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会从西安体育学院招聘体能老师,但这些老师从未学习幼教专业理论知识,未受过幼教专业技能训练,当初来幼儿园只是觉得好玩,但真正投入工作后无法适应,最终辞职,造成体能教师的流失。而艺术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很多喜欢体能课,甚至有一些学前教育的男生就想当体能教师,可是苦于未能系统地参与专业的幼儿体能课程学习而在机会面前手足无措、产生挫败感,不得不放弃工作机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体能方向正是顺应了时展的潮流,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现今社会,人们的教育观念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些家长会让男孩子去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但毕竟男女生的生理结构和性格特点不同,如果男孩子到幼儿园只是担任一线教师,可能真的难以让他们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其次,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经关注到了体能课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及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发展专业优势,彰显职教特色。

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利用自身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在改革和探索中有创造性地发展学前教育,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为高职学前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体能方向的设想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出调整,保障培养目标的明确性、专业设置的合理性、职教的特色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明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能方向的培养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强、心理素养好、符合幼教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加强高素质的优秀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若开设体能方向,完全依靠现有教师队伍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些新鲜血液的注入。首先,请有丰富幼儿园管理经验的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的体能老师作为培训师,对现有教师中有志于从事幼儿体能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或派部分教师到幼儿园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系统地进行幼儿体能课的学习。其次,从一些教育机构聘请专业的体能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指导。最后,从学生中选擅长体能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并带动其他学生,优化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进一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应从实际出发,保证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及体能训练比例的平衡,着重突出实践环节,发扬高职教育的特色。实践课主要指平时的实际演练和幼儿园的见习活动,目的是在增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幼儿园体能课的系统学习,突出体能方向。在教学方法方面,避免照搬大学的教学模式,以实践性和操作性为重点渗透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和示范教学,通过观摩、感知、示范、模拟、强化训练等手段达到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目的。

(四)扎实的实践训练体系

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体能方向的学生的实践训练包括观摩讨论、技能比赛和社会实践。首先,可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优秀体能教师上课过程,并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观摩和模拟课堂,使学生更加了解幼儿园体能课的教学方法和常用手段。其次,可在学生中开展各类相关竞赛,如体操比赛、户外游戏比赛、田径比赛等,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摘要】在丹麦,学前教育是隶属于社会教育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以社会教育为背景的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具有与我国截然不同的特点,可以为我国以师范教育为背景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丹麦;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启示

在丹麦,学前教育专业在经历了1992年的一次教育变革后,变成了隶属于社会教育专业的三个专业方向之一。目前,丹麦有近2/3的社会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与儿童相关的领域工作。社会教育专业已成为丹麦高等教育中最受欢迎的专业。〔1〕本文旨在分析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以期借鉴丹麦的经验,在我国构建并发展本土化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一、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1.培养目标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中的学前教育专业方向主要培养的是在为3~6岁儿童开设的幼儿园、为10岁以下儿童开设的服务中心或者在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工作的教养员。①学前教育专业方向培养的教养员应具备分析和反思能力;能以反思性实践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特定背景中的行为作出判断;能够理解并把学习定义为终身学习的过程;具备倾听和交流能力;能够把个人经验和专业经验相联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跨专业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儿童家长等协调开展工作。〔2〕

2.基本内容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530:学前教育方向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tongdao.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666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