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教育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4-09-05 00:03:52 31

文章导读

在2024年教育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文化基。


在2024年教育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文化基因。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推进会,这既是对过去一年我们在非遗保护领域取得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有利于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蕴含中华民族精神观念、道德思想、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沉淀,是乡村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新时代呈现,它以“活态传承”的方式千年赓续,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与人民创造的互动中不断推陈出新、进化演变、历久弥新。这种“活态传承”以人为载体,在师徒、师生教育教学的互动中产生。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民内部、村与村之间、城乡之间传播,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例如,陈氏太极拳是起源于****市**县陈家沟的传统太极拳流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蕴藏着天人合一、中庸之道、阴阳合力、以柔克刚等精神。**大学将陈氏太极拳武术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之中,既是对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又是对陈家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有利于提升村民文化素养。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很快,但受限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相对不足,乡村教育质量远不及城市。在这样的情况下,村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提升仍有待加强,一些村民不能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本土文化。对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不失为一计良策,成为提高村民对乡村传统文化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可以由各地高校、民间组织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发起,研究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源、人文内涵、现实价值、传承教育路径及产业运营模式,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村民加深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开阔思维,掌握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模式。只有在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村民才可能正确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问题,真正做到懂管理、善转化,形成自我“造血”的强大内驱力,提高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从而引入更好的教育资源,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形成良性循环。例如,近年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师生赴****市**县**乡古陈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教,给该村村民深入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泥鼓舞”的艺术资源、人文特征、创造性运用等。与此同时,联合**广播电视台举办盘王节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示活动,让村民更系统地了解自身文化,增强了村民对黄泥鼓舞的文化认同,坚定了村民文化自信,促进了村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有利于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乡村文化产业可以依托大数据设施和技术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能够助推乡村文化建设部门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工艺技术等,提升村民文化素养,提升村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以经济产出为目的之一,满足村民最直接的经济需求,让乡村文化的变现能力增强,让乡村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市桃村镇手工棒槌花边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从业者,借助蓬莱区的自然风光与海洋风情,展示花边构制技艺非物质文化,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与自然景观游览融合的特色旅游场所,合乎当前人们对旅游满足身心双重康养的环境与人文标准。烟台市人民政府积极助推借助桃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棒槌花边技艺”发展文化产业:一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游客展示手工棒槌花边制作过程,增强游客对手工棒槌花边的艺术认同感,以产品销售为收益;二是开设花边传习室,吸引有兴趣的游客体验花边制作,学习制作技艺,以课时费为收益;三是建立手工棒槌花边艺术馆,向游客传播花边发展史和变迁史,以门票为收益。烟台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助推了桃村镇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推进乡村文化发展,关键要有人才的支撑。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许多懂知识、有技能的乡村人才涌入城市,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较为突出,乡村文化振兴缺少充分的人才支撑,乡村文化发展动力不够强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培养一批本乡本土专业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可以进一步深挖本地传统特色文化,深入宣传本地文化禀赋,培养本地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厚植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习课堂,可以使村民习得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乡村文化发展人才。另外,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培训,让村民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动策划、资金管理、信息化运营等技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持续发展,形成乡村文化人才建设与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2024年教育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tongdao.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51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