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影响、基础、举措

2024-08-07 00:03:52 20

文章导读

党课讲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影响、基础、举措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和深刻影响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习近平总书。


党课讲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影响、基础、举措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和深刻影响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此期间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也就是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我们怎么理解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经济学视角看,新质生产力代表对传统生产力的跃迁和能级的提升,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鲜明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步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是到21世纪中

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两步都要求高质量发展,而发展新质生

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技术驱动、发展质量较高等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拥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这些产业,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那么,哪些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哪些属于未来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另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出具体部署,并指出要“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第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哪个国家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拥有颠覆性技术,拥有世界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哪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就有可能位居世界前列。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把握好这个巨大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

比如,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在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曾到一个国内的无人机试飞基地参观,发现厂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打造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可用于不同场合不同用途的无人机。我在那里就见到一种可以实现超音速飞行的无人机,它拍的照片也更大、更清晰。据了解,有的无人机还可实现超3倍音速、超6倍音速飞行。这就是颠覆性技术的一种体现。由此可见,我们要把握住当前发展机遇,继续保持我国无人机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第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十年发展,我们从过去的吃不饱,到吃饱,再到现在的吃好,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更高层次、更加多元的生态产品、文化产品等需求也更为强烈。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影响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不是一般的科技创新,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这些重大科技创新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为经济社会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太快,比如,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首次将芯片植入人类大脑,人类只需思考即可控制电子设备。这项技术可使瘫痪的人走路,可使失明的人复明,可能会给很多行业带来变革。

第一,从经济层面上看,能够带来显著的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从这一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全球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以及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

第二,从社会层面上看,能够带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首先,新质生产力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有效缩短了劳动时间。其次,新质生产力所提供的新产品、新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了生活质量。的确,我们现在用一部手机就可解决基本出行问题,比如在手机上买机票、订酒店,将来也许还能依据行程自行订好机票和酒店。这就是新质生产力干的事情。

第三,从长期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技术进步会使脑力劳动增加,并促使更多的劳动者从事研发、服务等工作。我们要看到,新技术的应用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便捷,但也有泄露个人隐私等风险,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则等。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增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2位,制造大国地位日益巩固,贸易大国地位不断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

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那么,当前形势下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包括哪些基础条件?

(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40万亿元,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后14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逐年上升。2022年我国GDP达121万亿元,2023年超126万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2023年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对于这些数据,有的人可能没什么概念。2023年我国GDP126万亿元,超过欧盟27国GDP的总和,是印度GDP的5倍以上;2023年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由此可见,我国经济体量之大。

我国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明显缩小,占比不断提升。中国与美国GDP之比,从1978年的6.4%上升到2020年的70%,2021年更是达到76%,之后2023年又降至65%。为什么现在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呢?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与货币汇率,若剔除这些干扰因素,那中国2023年的GDP实际提升力度依然远超美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影响、基础、举措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tongdao.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45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